2022(4):1-8.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2.04.001
摘要:季节牧场(冷季牧场和暖季牧场)面积是载畜量计算的重要指标,对于草畜平衡季节动态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基于 Landsat 8 影像构建 5 种对植被扰动敏感的植被指数(NBR、CSI、 NBR2、NDMI 和 NDVI),通过 5 种植被指数对青藏高原地区两类最主要的高寒草地(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的季节牧场可利用面积进行识别,并通过区分度(M)和分类精度定量评价各指数识别季节牧场的能力。结果表明:1)受到放牧家畜的啃食和践踏等干扰,在暖季放牧末期,冷季牧场和暖季牧场光谱差异明显;2)5 种植被指数均能很好地区分高寒草地的季节牧场,M 值均高于 2. 38,总体精度均高于 87. 33%;3)基于近红外(NIR)和短波红外(SWIR2)波段构建的 NBR 指数对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的季节牧场分类效果最好,总体精度均高于 93. 33%,Kappa 系数均大于 0. 83。
2022(4):9-16.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2.04.002
摘要:少花蒺藜草(Cenchrus incertus)是科尔沁沙地入侵最为严重的恶性杂草之一,近年来在有盐渍化的区域零星分布。为了解少花蒺藜草耐盐能力及适应机制,本试验采用 2 种浓度的 NaCl与 4 种浓度 NaHCO3模拟 8 种混合盐对少花蒺藜草种子及幼苗进行处理,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并测定盐胁迫后幼苗的各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各比例混合盐均降低了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当 NaCl 浓度为 0. 20 mol/L,NaHCO3浓度为 0. 20 mol/L 及 NaCl 浓度为 0. 20 mol/L,NaHCO3浓度为 0. 40 mol/L 时发芽指标值均为 0;在受到低浓度盐碱胁迫时,少花蒺藜草可通过提高抗氧化物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增强自身耐盐性,当混合盐 NaCl 0. 10 mol/L,NaHCO3 0. 20 mol/L 时少花蒺藜草叶片各项生理指标达到最大值,当 NaCl 与 NaHCO3 浓度均为 0. 20 mol/L 时少花蒺藜草无法正常生长;NaCl 与 NaHCO3的交互作用对少花蒺藜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除过氧化氢酶活性外)具有显著影响。
2022(4):17-22.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2.04.003
摘要:为研究初始含水率和双乙酸钠添加水平对发酵全混合日粮(FTMR)青贮品质的影响。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 3 个含水率(50%、60%、65%)和 4 个双乙酸钠添加水平(0、0. 2%、0. 4%、 0. 8%),发酵 35 d 对 FTMR 进行感官评定、常规成分、发酵参数以及霉菌毒素的测定。结果表明:含水率和双乙酸钠及其交互作用对 FTMR 有机酸生成有显著影响(P<0. 05);随含水率的升高,pH 值显著下降,乳酸和乙酸含量显著升高,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霉菌毒素含量稍有下降,差异不显著(P>0. 05);添加双乙酸钠显著降低氨态氮/总氮和霉菌毒素含量(P<0. 05),添加 0. 2% 双乙酸钠的 pH 最低,粗蛋白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较高。综上可知,适宜含水率、双乙酸钠及其互作能改善 FTMR 的发酵品质,减少干物质的损失,抑制霉菌毒素的大量繁殖。含水率为 60%,双乙酸钠添加量在 0. 2%~0. 4% 时,TMR 青贮发酵品质较佳。
2022(4):23-30.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2.04.004
摘要:玛多县高寒草甸是黄河源区草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主要植物地面光谱特征和植被指数是实现物种识别的基础。本研究使用地物光谱仪采集黄河源头在旺盛生长时期的 5 种常见高寒植物的光谱,将原始光谱数据进行转换和分析,筛选敏感波段组合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和比值植被指数(RVI),以探索分类和识别 5 种植物的最佳方法。研究结果如下:1)5 种高寒植物在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的光谱与植物特有的光谱特征相符,但相互存在明显差异;2)反射率(REF)和吸收率(ABS)的一阶微分(GREF 和 GABS)变换扩大了 5 种高寒植物的光谱特性,相对稳定的波长范围为 520~595、880~1 100 nm、717~737 和 943~958 nm;3)5 种植物在 ABS 及 GABS 转化下的 490~ 530 nm 和 780~820 nm 组合计算的 NDVI?和 RVI?差异明显大于全波段组合计算的 NDVI?和 RVI?,而且优于其他组合的 NDVI?和 RVI?。综上所述,运用一阶微分处理敏感波段反射率和吸收率优化植被指数可以提高黄河源区 5 种高寒植物的识别效果。
2022(4):31-38.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2.04.005
摘要:为探究对矩镰荚苜蓿(Medicago archiducis-nicolai)根状茎切段无性繁殖的影响因素,以祁连山东段高山草甸自然分布的矩镰荚苜蓿为试验材料,设置 2 个切段长度(20 cm 和 10 m)、2 个种植深度(10 cm 和 5 cm)、3 个覆草措施(覆草 3 cm、覆草 1 cm 和无覆草)共 12 个处理,研究了不同处理对矩镰荚苜蓿根茎出芽和成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覆草措施对成苗率、叶龄和单株地下生物量有显著影响,无覆草处理下成苗率、叶龄和单株地下生物量最高,3 cm 覆草次之;2)切段长度和种植深度均对成苗率有显著影响,分别在 20 cm 切段长度和 5 cm 种植深度处理下成苗率最高;3)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只有覆草厚度×种植深度交互作用对根茎繁殖产生显著影响,且仅对单株地上生物量影响显著,在 10 cm 种植深度和 0 cm 覆草厚度交互处理下,单株地上生物量最大;4)TOPSIS 模型综合评价分析显示,20 cm 切段长度×10 cm 种植深度×0 cm 覆草组合处理,是矩镰荚苜蓿根状茎无性繁殖的最佳栽培条件。
2022(4):39-46.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2.04.006
摘要:为探明外源喷施不同浓度褪黑素(MT)对干旱胁迫下苦水玫瑰生理特性的影响,以 2 年生苦水玫瑰扦插苗为试材,采用盆栽控水法,设置 6 个处理,即正常浇水(CK1)、干旱胁迫(CK2),干旱胁迫+ 喷施 4 种浓度褪黑素 MT:50(T1)、100(T2)、200(T3)、300 μmol /L(T4)处理,观察胁迫后叶片与枝条形态变化,测定各处理植株叶片丙二醛(MDA)含量、渗透性调节物质、相对电导率(REC)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 20 d 时,与 CK1相比,褪黑素(T1-T4)处理叶片虽呈现不同程度黄化、卷曲甚至脱落,枝条也呈现不同程度下垂、干枯坏死,但表型均优于 CK2;(2)外源喷施褪黑素(MT)可有效降低干旱胁迫下苦水玫瑰叶片丙二醛及相对电导率的升高幅度,提高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促进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和脯氨酸(Pro)的积累, 且具有明显的浓度效应。对 8 个指标进行多元方差分析评价,结果显示各处理对干旱胁迫的缓解效应由高到低依次为 T3 >T2=T4>T1>CK2。其中,胁迫至 20 d 时,T3 处理下叶片 MDA 和 REC 分别较 CK2 降低 36. 23% 和 59. 97%;POD、SOD、CAT、SS、SP 和 Pro 分别较 CK2 提高 19. 16%、3. 54%、 45. 71%、20. 23%、31. 42% 和 6. 75%。综上所述,外源褪黑素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增强生物膜稳定性来降低干旱胁迫对植株的损伤,增强抗旱性,且以 200 μmol /L 为最适处理浓度。
2022(4):47-54.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2.04.007
摘要:南方喀斯特地区放牧型人工草地开展划区轮牧,可有效地提高草地利用率且获得较高的放牧收益。确定科学的划区轮牧方案对于延长草地利用年限、降低杂草比例以及家畜增重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贵州灼圃多年生禾草/白三叶混播草地,以当地自由放牧为对照,开展了不同绵羊数量、放牧天数和轮牧频次对草地产草量、杂草比例和绵羊体重影响研究。2 年试验结果显示,1)以草地总生物量、再生量、可食牧草生物量和禾豆比例为评价指标,6 只绵羊,每个轮牧小区平均放牧 12 d,轮牧频次 3 次效果最佳;2)以控制杂草生物量和杂草频度为评价指标,10 只绵羊,每个轮牧小区平均放牧 9 d,轮牧频次 3 次效果最佳;3)以绵羊月增重为评价指标,6 只绵羊,每个轮牧小区平均放牧 12 d,轮牧频次 3 次效果最佳。综合考虑划区轮牧对草地生产力、杂草控制和绵羊增重的影响,南方喀斯特地区禾草/白三叶混播人工草地建植初期实行划区轮牧以 6 只绵羊,每个轮牧小区放牧 12 d,轮牧频次 3 次效果最佳。
2022(4):55-61.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2.04.008
摘要:探讨草地不同利用方式下西藏藏嵩草沼泽化高寒草甸植被特征和土壤养分特征,为其合理利用提供数据支撑。以当雄县羊八井镇藏嵩草沼泽化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选定放牧+刈割处理 (M+G)、生长季休牧处理(WG)和全年放牧(FG)3 种传统的草地利用方式,进行植物多样性分析和土壤碳、氮、磷养分的测定。结果表明:全年放牧处理藏北嵩草(Kobresia littledalei)呈斑块化退化趋势, 高山嵩草(K. pygmaea)、藏豆(Stracheya tibeticum)、高山紫菀(Aster alpinus)、蒲公英(Taraxacum mon- golicum)、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二裂委陵菜(P. bifurca)、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等低矮化指示植物的重要值均增加。放牧+刈割利用方式在获得较高草地生物量的同时,显著降低了群落的丰富度和 Shannon-Wiener 多样性;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明显下降,放牧+刈割处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显著低于生长季休牧和全年放牧处理;而全年放牧样地的土壤全磷含量高于其他两类利用样地。放牧+刈割利用方式可能加速土壤养分的流失,全年高强度的放牧利用是造成植被退化的主要因素,生长季休牧可有效利用草地资源,实现草地的可持续利用。
2022(4):62-71.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2.04.009
摘要: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可广泛应用于盐渍化地区的土壤改良。本试验以柳枝稷品种 Alamo(低地型)和 Blackwell-1(高地型)为材料,采用浓度为 60 mmol/L 的 Na2CO3溶液(盐胁迫)和 3 种不同碱度 NaOH 溶液即 pH 值分别为 7. 0(CK,无胁迫)、8. 0、9. 0 组合处理,探究盐碱不同胁迫时间对柳枝稷抗氧化及渗透调节的影响。结果表明:(1)盐碱胁迫下柳枝稷的光合色素含量均随胁迫时间的增加而下降,并在最后一次取样时显著下降(P<0. 05),柳枝稷光合色素的合成受到了影响。(2)盐碱胁迫下柳枝稷的相对水分含量、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随胁迫时间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盐碱胁迫下柳枝稷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含量均有显著上升(P<0. 05),对柳枝稷维持正常生长起重要作用。(4)盐碱胁迫下柳枝稷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但未见明显差异(P>0. 05),可溶性糖含量出现显著差异(P<0. 05)。Alamo 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低于 Blackwell-1,但可溶性糖增加量高于 Blackwell-1。综上所述,柳枝稷在盐碱胁迫下膜透性、抗氧化酶及渗透物质含量都有所增加;仅在盐胁迫条件下,第 4 次取样时的 Alamo 叶绿素 b 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相对水分含量、APX、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第 1 次取样,Blackwell-1 的变化相反;仅在碱胁迫下,Alamo 更能维持较高的光合色素含量、相对水分含量,抗氧化酶及可溶性糖含量。以上研究表明, 柳枝稷具有一定的耐碱能力,Alamo 比 Blackwell-1 更耐盐碱的作用体现在氧化和渗透调节方面。
2022(4):72-82.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2.04.010
摘要:为探明不同滴灌量下施肥模式对紫花苜蓿光合特性和干物质量的影响,本研究设置 3 种滴灌量(I3:160 mm;I2:80 mm;I1:0 mm)和 6 种施肥模式(F1:磷 120 kg/hm2 +氮 75 kg/hm2 ;F2:磷 60 kg/hm2 +氮 75 kg/hm2 ;F3:不施磷+氮 75 kg/hm2 ;F4:磷 120 kg/hm2 +不施氮;F5:磷 60 kg/hm2 +不施氮;F6:不施氮磷),于 2020 年在河西灌区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I3 处理下各茬次紫花苜蓿的株高显著高于 I1,较 I1 分别提高了 23. 02%、28. 69% 和 19. 63%,F1 的各茬次紫花苜蓿单株总干物质量显著高于 F6,分别是 F6 的 4. 27、3. 44 和 4. 96 倍。2)I3 处理下紫花苜蓿的叶绿素 a、b 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叶绿素总含量高于 I2 和 I1,施肥处理下,F2 的平均叶绿素含量最高。3)I3F1 的净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 CO2浓度显著高于 I1F6,所有处理中,I3F1 的紫花苜蓿单株根、茎、叶及总干物质量均获得最大值。综上,I3F1 是提升紫花苜蓿光合性能和干物质量的适宜栽培模式。
2022(4):83-90.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2.04.011
摘要:为研究甘农 3 号黑麦在川西北地区的适应性,以冬牧 70 为对照,测定了甘农 3 号黑麦 2018 和 2019 年在四川省红原、道孚和布拖 3 个试验点的株高、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和营养价值。结果表明:甘农 3 号黑麦的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显著高于冬牧 70(P<0. 05),株高、鲜干比与冬牧 70 无显著差异; NDF 含量显著低于冬牧 70(P<0. 05),ADF 含量显著高于冬牧 70,CP 含量显著高于冬牧 70(P< 0. 05)。2 个黑麦品种在红原和道孚点的生产性能显著高于布拖点(P<0. 05)。甘农 3 号黑麦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优于冬牧 70,适宜于在川西北地区推广种植。
2022(4):91-99.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2.04.012
摘要:保护播种作为一种退化草地管理措施,对提高多年生人工草地覆盖度,解决建植当年产草量低及冬春季节饲草不足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采用 4 播种比例 2 草种作为保护播种,无保护播种为对照研究保护播种对放牧型混播草地草产量和品质影响。结果表明,燕麦(Avena sativa)和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单播量的 20%,30%,40% 和 50% 对放牧型草地保护播种,前 2 年总干草产量较对照均有显著增加,播种多花黑麦草总干草产量较对照增加 126%、161%、157% 和 144%,播种燕麦较对照增加 223%、222%、254% 和 274%。保护播种后牧草粗蛋白含量也有所提高,20%、30% 和 40% 多花黑麦草处理粗蛋白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 11%、1% 和 7%。燕麦保护播种处理粗蛋白产量高于多花黑麦草,但燕麦对多年生牧草的生长影响大于多花黑麦草。综上,多花黑麦草单播量的 30% 为放牧型混播草地最佳保护草种及比例。
2022(4):100-105.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2.04.013
摘要:研究不同添加物下莪术茎叶的青贮品质,旨在挑选出莪术茎叶青贮的最佳添加物及比例。 试验将新鲜的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茎叶(含水量为 63. 46%)锄短处理后,随机分组,分别添加 10%(百分比均为鲜样中占比,下同)玉米粉、10% 麦麸、5% 糖蜜进行青贮调制。青贮 50 d 后,测定青贮莪术茎叶的感官品质及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添加 10% 玉米粉、10% 麦麸、5% 糖蜜后,青贮莪术茎叶的感官品质(酸香味、质地及 pH 值)改善,总评分排序为:5% 糖蜜组>10% 玉米粉组>10% 麦麸组 >对照组;粗脂肪(EE)和无氮浸出物(NFE)的含量显著提高(P<0. 05),其中 5% 糖蜜组最好,10% 玉米粉组和 10% 麦麸组次之,对照组最差;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和单宁(TT)含量均显著降低(P<0. 05),而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含量无显著变化,其中 10% 玉米粉组和 5% 糖蜜组的对降解粗纤维效果较好,10% 麦麸组次之,对照组最差。综合分析可知,添加 10% 玉米粉和 5% 糖蜜对提高莪术茎叶青贮品质和营养成分的效果最佳,其次是 10% 麦麸,无添加的效果最差。
2022(4):106-114.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2.04.014
摘要:于 2019 年在甘肃省通渭县以燕麦‖豌豆间作和燕麦单作为研究对象,在总施氮量相同且基肥占总施氮量 20% 的条件下,设不施氮(N0)、氮肥后移(N1:基肥 20%+分蘖期追肥 20%+开花期追肥 60%)、拔节期前、后均匀配施(N2:基肥 20%+分蘖期追肥 30%+开花期追肥 50%)和氮肥前移 (N3:基肥 20%+分蘖期追肥 40%+开花期追肥 40%)4 个施氮制度,探讨不同氮处理对燕麦//豌豆间作体系产量及其种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燕麦//豌豆间作系统的地上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均高于相应单作,基于地上生物量的 LER 在施氮处理下均大于 1;籽粒产量计算所得的 LER 在所有处理下均大于 1,间作优势明显。间作燕麦籽粒产量和地上生物量在 N2 处理下最大,分别为 3 705. 3 kg/hm2 和 8. 53 t/hm2 ,较 N1 和 N3 分别增产 5. 11% 和 22. 48%,18. 47% 和 22. 03%。间作豌豆在 N1 处理(分枝期追肥 20 kg N/hm2 )下籽粒产量最高(2 073. 7 kg/hm2 )。间作系统中燕麦相对豌豆的种间竞争力随生育期和施氮处理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拔节期时燕麦处于竞争劣势,随生育期的延长,燕麦逐渐恢复竞争优势,相对豌豆的全生育期平均竞争力均>0,为竞争优势植物。间作群体籽粒产量与燕麦相对豌豆的平均竞争力呈二次曲线关系,当竞争力为 0. 14 时,利于间作群体高产。燕麦灌浆期是调控种间竞争力、提高产量的关键时期。
2022(4):115-120.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2.04.015
摘要: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广泛应用于多种鳞翅目害虫的生物防治,但是西北干旱地区可利用蜂种较少,因此耐低湿松毛虫赤眼蜂的驯化非常必要,同时耐低湿松毛虫赤眼蜂在柞蚕卵内的发育过程研究对其规模化扩繁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低湿胁迫筛选出耐低湿松毛虫赤眼蜂种系,测定其对柞蚕卵的寄生率和出蜂率,并观察了 50% 湿度条件下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松毛虫赤眼蜂的寄生率和出蜂率随相对湿度下降呈降低趋势;且经低湿胁迫处理后,不会导致松毛虫赤眼蜂产生形态上的明显差异。在 25±0. 5 ℃条件下,耐低湿松毛虫赤眼蜂在柞蚕卵内的发育历期为 10 d,其中卵期 30 h,幼虫期 24 h,预蛹期 72 h,蛹期 106 h,在产卵后 240 h 时,赤眼蜂羽化为成虫,羽化后即在柞蚕卵内完成交配,最后咬破柞蚕卵壳钻出,与 70% 湿度(对照)无差异。表明低湿胁迫可降低松毛虫赤眼蜂寄生率和出蜂率,但不会导致生长发育和形态上的明显差异。
2022(4):121-132.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2.04.016
摘要:在西北内陆干旱区干旱少雨,探寻高产节水的草地群落以实现生态环境的稳定。通过 2 a (2019 和 2020 年)田间试验,对比分析了 4 种水分调控梯度(充分灌溉 W0,75%~85% 的田间持水量 (FC);轻度亏水 W1,65%~75% FC;中度亏水 W2,55%~65% FC;重度亏水 W3,45%~55% FC)和 3 种豆禾混播组合(紫花苜蓿+无芒雀麦,A1;紫花苜蓿+无芒雀麦+长穗偃麦草,A2;紫花苜蓿+无芒雀麦+长穗偃麦草+草地早熟禾,A3)对群落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调控与混播组合对混播草地组分稳定性无显著影响,但显著影响混播草地功能稳定性(产量和粗蛋白含量)和种间相容性, 水分调控与混播组合的交互效应对草地的组分稳定性、功能稳定性和种间相容性均无显著影响。综合评价得出,轻度水分亏缺条件下紫花苜蓿+无芒雀麦+长穗偃麦草混播处理的加权关联度最高,综合排名最优,是西北内陆干旱区适宜的豆禾混播组合与灌水管理模式,该研究可为当地人工草地高效节水可持续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及技术支持。
2022(4):133-138.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2.04.017
摘要:为研究植物根际促生菌对土壤氮素和固氮微生物含量的影响,通过 5 株优良植物根际促生菌接种高原早熟禾,研究它们对根际土壤全氮、速效氮含量,土壤脲酶活性、土壤固氮菌、土壤固氮菌 nifH 基因相对丰度的影响。结果发现:植物根际促生菌对土壤氮素和固氮微生物含量有明显的提高作用,不同菌株的作用效果不同。使用促生菌后,土壤全氮含量提高了 8. 3%~41. 67%,土壤速效氮的含量提高了 3. 98%~45. 64%,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提高了 21. 27%~34. 28%,土壤脲酶活性提高了 20. 0%~28. 89%,土壤好气性自生固氮菌含量提高了 37. 98%~64. 52%,土壤嫌气性自生固氮菌含量提高了 5. 56%~24. 6%,土壤固氮菌 nifH 基因的相对丰度提高了 4. 64%~18. 5%。说明植物根际促生菌能够促进土壤氮代谢,提高土壤固氮微生物的含量,对于土壤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2022(4):139-146.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2.04.018
摘要:草原土壤理化性质对草原生物多样性、畜牧业发展有重要影响。选取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天然牧场下不同利用方式的典型草原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土壤质量指数(SQI)对土壤理化性质与利用方式之间关系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随土层加深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0~10 cm 表层土壤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土层,20~30 cm 土层夏季草场有机质含量低于刈割草场(P<0. 05),土壤速效磷,速效钾随土层呈现减少趋势且土层间差异显著(P<0. 05),冬季草场 0~5 cm 速效磷显著高于其他利用方式(P<0. 05),冬季草场速效钾含量高于低于其他利用方式(P< 0. 05),其余土层速效磷在利用方式间、冬季草场在土层间不显著;冬季草场土壤 pH 值显著高于其他利用方式(P<0. 05),土层间 pH 值差异不显著,冬季草场表层土壤含水量极显著低于其他利用方式(P< 0. 01)。冬季草场 SQI 在 0~5,10~20、20~30 cm 三个土层上显著高于其他草场(P<0. 01),5~10 cm 刈割草场土壤质量指数最高(0. 914),且显著高于其他利用方式(P<0. 05),综合来看刈割草场和冬季草场土壤质量优于夏季草场,应当加强对夏季草场的合理利用,促进草地可持续发展。
2022(4):147-157.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2.04.019
摘要:组蛋白 H3 是构成染色质的重要成分之一。高等植物中,组蛋白 H3 的氨基酸序列非常保守。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组蛋白 H3 在维持染色质结构的稳定性及细胞分裂的正常进行、调控植物生长发育、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笔者根据近些年的研究进展,对组蛋白 H3 变体的分类、结构和功能、表观遗传修饰以及 CENH3 介导的单倍体诱导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夏露,张苏人,刘培培,吕汪汪,洪欢,周阳,李博文,王奇,阿旺,姜丽丽,斯确多吉,汪诗平,张立荣
2022(4):158-165.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2.04.020
摘要: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植物多样性在生物多样性中占主要地位。回顾了国内外学者近年来关于我国草地生态系统的研究,综述了气候变化和氮沉降增加对草地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温度增加没有显著改变高寒草甸和温性草地的物种丰富度,但降低了高寒草原和荒漠草原的物种丰富度,但是增温的影响与增温方式、增温年限有关。增水增加了物种丰富度,减水则相反。氮添加显著降低草地植物物种丰富度。增温和水分耦合以及氮添加和水分耦合对物种多样性的作用是可加的,总效应可能取决于相对效应大小:降水增加减缓了温度增加对物种丰富度的降低效应,降水增加和氮添加耦合作用降低了物种丰富度。未来需要加强长期监测温度增加对草地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更加关注物种组成的动态变化、加强降水格局变化的模拟试验和多因子耦合试验对草地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