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第44卷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报告
    • 甘肃鼢鼠头骨几何形态地理分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4, 44(5):1-13.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4.05.001 CSTR:

      摘要 (24) HTML (0) PDF 3.54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从形态学角度揭示地下啮齿动物甘肃鼢鼠(Eospalax cansus)的适应性进化过程。【方法】 选取高低海拔分布的4 个甘肃鼢鼠种群,使用几何形态学分析其头骨形态的种内变异,并选取海拔、年均温、年降水量及植被归一化指数作为生态因子,利用偏最小二乘(Two ‐block partial leastsquares,Two‐block PLS)研究头骨形变与环境之间的联系。【结果】 不同海拔分布下的甘肃鼢鼠种群间头骨大小无显著差异,但头骨形状间差异显著,基于头骨形状数据可以将4 个地理种群准确判别;鼻骨、顶嵴、枕骨、听泡、臼齿及颌颌缝等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结构形状随海拔、年降水量及植被归一化指数变化的趋势明显,反映了环境在甘肃鼢鼠种群间头骨形状差异形成中的作用。此外,甘肃鼢鼠的头骨形状进化符合“距离隔离”模型。【结论】 甘肃鼢鼠种群间头骨形状差异显著;在海拔、降水及植被等生态因子的影响下,头骨背面结构鼻骨、顶嵴及枕骨等和头骨腹面结构听泡、臼齿及颌颌缝等具有明显的形变趋势,反映了不同环境下甘肃鼢鼠头骨的适应性进化。

    • 不同物候期少花蒺藜草光合特征对密度的响应

      2024, 44(5):14-21.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4.05.002 CSTR:

      摘要 (10) HTML (0) PDF 1.38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物候期少花蒺藜草(Cenchrus spinifex)光合特征对密度的适应特性,也为防控技术的科学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野外原位试验,设置5 个播种时间(5 月28 日、6 月13 日、6 月28 日、7 月16 日和7 月29 日)和5 个密度(5、7、9、18 和21 株/m2)水平,以空间代时间测量少花蒺藜草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分析不同密度和物候期下少花蒺藜草光合特征的差异,采用回归分析拟合Pn-Gs方程参数与密度关系。【结果】 1)物候期和密度对少花蒺藜草Pn、Gs、Tr 和Ci 均有显著影响(P<0. 05),除Gs 外,物候期和密度对其他光合性能参数的交互影响不显著;2)抽穗期少花蒺藜草Pn、Gs、Tr显著高于其他时期(P<0. 05),而Ci显著低于其他时期(P<0. 05);3)中等密度(9 株/m2)下Pn、Gs、Tr显著高于其他密度(P<0. 05),Ci显著低于其他密度(P<0. 05);4)少花蒺藜草Pn-Gs的拟合方程参数a 随密度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变化,密度为13. 65 株/m2时,参数a 有最大值,为19. 45。【结论】 不同物候期少花蒺藜草光合特征具有一定内在调节机制,少花蒺藜草通过调整气孔闭合,改变光合强度响应密度变化,密度越高净光合速率受气孔限制影响越大,但存在临界值,超过临界值后非气孔因素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更大。

    • 桃色欧文氏菌Cp2粉红色素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生理的影响

      2024, 44(5):22-32.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4.05.003 CSTR:

      摘要 (13) HTML (0) PDF 3.47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桃色欧文氏菌(Erwinia persicina)Cp2 粉红色素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 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巨能 551 为试验材料,使用不同浓度(0、0. 094、0. 188、0. 282、0. 376、0. 470 mg/mL)的Cp2 粉红色素处理紫花苜蓿,并测定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相关指标。【结果】 1)Cp2 粉红色素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没有显著影响;2)Cp2 粉红色素对紫花苜蓿幼苗的生长呈现出浓度效应:随着Cp2 粉红色素浓度的增加,紫花苜蓿幼苗叶片黄化、整株萎蔫的症状愈加明显,且紫花苜蓿幼苗根系向着渐短渐粗的趋势发展、叶绿素含量较CK 显著降低。0. 470mg/mL 处理使紫花苜蓿幼苗根系长度和叶绿素含量降至最低,叶片相对电导率达到最高(P<0. 05);3)与对照相比,Cp2 粉红色素致使紫花苜蓿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显著降低;0. 188~0. 470 mg/mL 处理诱导紫花苜蓿幼苗体内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及丙二醛(MDA)的含量较CK 显著升高;4)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Cp2 粉红色素致使紫花苜蓿幼苗的生长较CK 产生了实质性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对紫花苜蓿幼苗根系生长的抑制、降解叶绿素、抑制抗氧化酶的活性等方面。【结论】 桃色欧文氏菌Cp2 分泌的粉红色素能够显著抑制紫花苜蓿幼苗的生长发育,该结果为揭示桃色欧文氏菌Cp2 的致病机理及紫花苜蓿细菌性病害的防治奠定了理论依据。

    • 基于响应面法的非洲哈茨木霉AD-G4菌株固体发酵条件优化

      2024, 44(5):33-42.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4.05.004 CSTR:

      摘要 (10) HTML (0) PDF 2.42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为了获得非洲哈茨木霉AD-G4 固体发酵的最佳条件。【方法】 利用单因素试验、BBD(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试验对非洲哈茨木霉AD-G4 菌株的固体发酵培养基、发酵条件等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 适合此菌株产生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燕麦粉和小麦秸秆1∶1;最佳培养条件为初始pH 值7. 0,含水量52%,孢子浓度5. 40×106 个/mL,温度28 ℃ ,培养天数为8 d。【结论】 在优化的培养条件下,非洲哈茨木霉AD-G4 分生孢子产量达到1. 91×1010 个/g。通过培养条件优化确定了适合非洲哈茨木霉AD-G4 菌株产生分生孢子的条件,为高效开发非洲哈茨木霉生防菌剂奠定了基础。

    • 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CYP3A25基因的分子表征及功能分析

      2024, 44(5):43-50.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4.05.005 CSTR:

      摘要 (8) HTML (0) PDF 3.03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和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CYP3A25 基因的分子结构及蛋白质的三维构象差异。【方法】 检测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CYP3A25 基因外显子的核苷酸序列情况,并结合其他7 种啮齿动物分析其氨基酸序列和蛋白质空间构象差异。【结果】 在PCR 结果检测中成功获得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CYP3A25 基因CDS 区,长度均为1 307 bp,并检测出基因序列差异及蛋白质空间构象差异。系统发育树构建发现高原鼢鼠与色列盲鼹鼠(Nannospalax galili)属于同一分支,高原鼠兔更趋同于智人(Homo sapiens)。对CYP3A25 基因序列差异介导蛋白质空间构象改变分析后,发现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相较小家鼠都有3 个氨基酸序列差异导致的蛋白质空间构象改变。【结论】 研究表明不同物种CYP3A25 基因存在较大的序列差异,并且这种序列差异影响了蛋白质的空间构象。说明不同物种在CYP3A25 基因的分子表征和潜在的解毒代谢能力上存在较大差异。研究为理解不同物种的解毒代谢基因差异提供了理论依据。

    • 甘肃皋兰县荒漠草原植物群落数量分类及植被特征研究

      2024, 44(5):51-60.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4.05.006 CSTR:

      摘要 (9) HTML (0) PDF 2.32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皋兰县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及植被特征,分析影响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了解该区植被资源现状,为该区植被恢复及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基于研究区30 个网格的植被特征调查数据,以物种重要值为指标,采用双向指示种法(TWINSPAN)和典范对应分析法(CCA)进行数量分类与排序,研究皋兰县植物群落组成及影响群落分布的主导因子。【结果】 TWINSPAN 分类将皋兰县荒漠草原植物划分为7 类:群落Ⅰ(红砂+细叶亚菊群落)、群落Ⅱ(盐爪爪+滩地韭群落)、群落Ⅲ(红砂+蓍状亚菊群落)、群落Ⅳ(盐爪爪+栉叶蒿群落)、群落Ⅴ(锦鸡儿+短花针茅群落)、群落Ⅵ(红砂+长芒草群落)和群落Ⅶ(中亚紫菀木+长芒草群落);不同群落间物种组成差异较大,各群落的高度和盖度较低;群落Ⅰ和群落Ⅲ的物种组成最丰富,物种相似性最高,且群落Ⅲ物种均匀度最高,分布范围最广。植被生活型谱以地面芽、一年生植物为主;CCA 排序显示,最冷月最低温和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对群落的分布影响最大,其次是昼夜温差月均值和年均温。【结论】 皋兰县境内主要优势种为红砂、细叶亚菊、蓍状亚菊,温度是影响该区植物群落分布最重要的环境因子,该区植物群落类型单一,结构简单,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较低,政府应加强该区植物的管理和保护,以确保该区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 高原鼢鼠精子发生相关基因的季节性表达特征

      2024, 44(5):61-71.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4.05.007 CSTR:

      摘要 (6) HTML (0) PDF 2.03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明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精子发生相关基因表达的季节性特征。【方法】 分析高原鼢鼠繁殖期和非繁殖期睾丸形态、血清激素和睾丸特异性基因的季节特征。【结果】 高原鼢鼠在繁殖期睾丸重量增加,睾酮分泌升高,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单倍体精细胞和精子中特异性基因的表达水平均上调。非繁殖期睾丸萎缩,睾酮分泌水平降低,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单倍体精细胞和精子中特异性基因的表达水平下调。【结论】 高原鼢鼠睾丸形态、激素和基因表达具有季节性差异,非繁殖期高原鼢鼠睾丸精子发生停滞在精原细胞阶段。这为揭示高原鼢鼠睾丸发育机理提供了参考,对了解动物季节性繁殖的调控有重要意义。

    • 资源型城市采煤沉陷区不同人工植被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及有机碳库组分的影响——以安徽省淮南市为例

      2024, 44(5):72-81.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4.05.008 CSTR:

      摘要 (7) HTML (0) PDF 2.01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淮南采煤沉陷区种植不同人工植被下土壤养分、酶活性及有机碳库组分的含量,为该地区选择适宜的人工植被类型、改善矿区复垦土壤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未改造地、人工草地、石楠林地、水杉林地、刺槐林地、刺槐-侧柏混交林地6 种人工类型样地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壤养分、酶活性及有机碳库组分含量差异及相关性。【结果】 种植人工植被有效降低了土壤pH 值;人工植被地的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含量均显著高于未改造地,而全钾及速效钾含量低于未改造地。除过氧化氢酶以外,其余4 种酶活性在未改造地中均处于最低水平。刺槐-侧柏混交林土壤脲酶、多酚氧化酶、蔗糖酶含量均高于其他人工植被。不同类型人工植被土壤酶活性之间也存在着显著差异。除过氧化氢酶以外,其余4 种酶活性与土壤养分之间相关性显著。各人工植被均不同程度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库各组分含量,刺槐-侧柏混交林的总有机碳量与可溶性有机碳量均高于其余5 种类型样地,刺槐林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含量在所有类型样地中达到最高水平,水杉林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含量在在所有类型样地中达到最高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库组分含量与土壤酶活性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速效钾是土壤酶活性重要的影响因子,能解释酶活性变异的66. 04%。【结论】 种植人工植被改善了复垦矿区土壤质量,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库组分的含量。土壤酶活性显著影响土壤养分及有机碳库,可以用来表征淮南采煤沉陷区土壤肥力质量及有机碳固持能力。刺槐-侧柏人工混交林模式对土壤肥力、固碳能力提升效果更显著,对矿区土壤整体质量和生态环境有明显的改良作用。

    • 桃色欧文氏菌Cp2脂多糖对秀丽隐杆线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2024, 44(5):82-87.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4.05.009 CSTR:

      摘要 (7) HTML (0) PDF 1.63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桃色欧文氏菌Cp2 脂多糖(Erwinia persicinaCp2 Lipopolysaccharides,Cp2-LPSe)对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以野生型秀丽隐杆线虫N2为材料,用试剂盒法提取纯化Cp2-LPSe,用不同浓度Cp2-LPSe(0、0. 157、0. 314、0. 471、0. 628 与0. 785 EU/mL)处理秀丽隐杆线虫,测定其咽泵次数、繁殖能力、体脂含量、寿命长短、运动速度、运动振幅、身体弯曲频率等指标。【结果】 各Cp2-LPSe 浓度的处理下,秀丽隐杆线虫的生长发育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浓度低于0. 314 EU/mL Cp2-LPSe 时,除体脂含量外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P<0. 05),并在0. 314 EU/mL 达到最大值;浓度超过0. 314 EU/mL 时,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P<0. 05)。【结论】 低于0. 314 EU/mLCp2-LPSe 处理秀丽隐杆线虫会提高其咽泵次数、运动速度、身体弯曲频率、运动振幅,在体脂含量不增高的前提下提高其繁殖能力、延长其寿命,促进其生长发育。本研究为Cp2-LPSe 作为一种延缓机体衰老制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 马蔺种质资源花瓣抗氧化能力综合评价

      2024, 44(5):88-98.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4.05.010 CSTR:

      摘要 (8) HTML (0) PDF 1.56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马蔺(Iris lactea)不同种质花瓣抗氧化能力的差异,筛选出花瓣抗氧化能力强的马蔺种质资源,为马蔺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 选取我国6 个省区不同生境条件下22 份马蔺种质资源,对其盛花期花瓣的花青素、类黄酮、总酚、原花青素、羟自由基清除率及总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法对各种质材料的抗氧化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1)22 份马蔺种质间各成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原花青素含量变异系数最大,为64. 41%,总抗氧化能力含量变异系数最小,仅为4. 53%;花青素含量为0. 15~0. 56 mg/g,类黄酮含量为0. 51~1. 34 mg/g,总酚含量为1. 19~1. 90 mg/g,原花青素含量为0~0. 19 mg/g;羟自由基清除率在24. 97%~50. 82%,总抗氧化能力为1. 98~2. 36 μmol Trolox/g;2)测定的6 项生理生化指标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且根据欧氏距离聚类分析的结果,可将参试的22 份马蔺种质资源抗氧化能力聚为3 大类,包括抗氧化能力强的8 份(ML011、ML012、ML013、ML014、ML016、ML019、ML029 和ML035),抗氧化能力中等的9 份和抗氧化能力弱的5 份; 3)马蔺种质抗氧化能力的综合评价排序结果为ML014 > ML013 > ML011 > ML012 > ML035 >ML19>ML016>ML029>ML018>ML008>ML010 > ML006 > ML020 > ML005 > ML009 > ML007 > ML023>ML017>ML032>ML015>ML004>ML001,与聚类分析结果高度一致。【结论】 22 份马蔺种质材料中ML011、ML012、ML013、ML014、ML016、ML019、ML029 和ML035 抗氧化能力强,为优异马蔺种质资源的挖掘及产品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甘肃高寒阴湿区氮肥施用量对猫尾草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2024, 44(5):99-105.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4.05.011 CSTR:

      摘要 (9) HTML (0) PDF 1.35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甘肃高寒阴湿区不同氮肥施用量对猫尾草种质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以筛选出所选猫尾草种质的最佳氮肥施用量。【方法】 通过裂区试验,研究4 个氮肥施用量(A1,0 kg/hm2,;A2,90 kg/hm2;A3,180 kg/hm2;A4,360 kg/hm2),对4 个猫尾草种质(B1,猫尾草新品系,B2,川西猫尾草,B3,岷山猫尾草,B4,克劳沃1 号猫尾草)的株高、枝条数、鲜(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 4 个氮肥施用量中,A4 处理下的平均株高和鲜(干)草产量最高,且平均粗蛋白(CP)含量和粗脂肪(EE)含量均较高;4 个猫尾草种质中,猫尾草新品系在4 个氮肥施用量下的平均株高、鲜(干)草产量、CP 含量和EE 含量均最高,牧草品质较高;氮肥施用量×猫尾草种质交互作用中,氮肥施用量对4 个猫尾草种质的生产性能有显著影响,猫尾草新品系在氮肥施用量为90 kg/hm2时,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最好,川西猫尾草和克劳沃1 号猫尾草在氮肥施用量为360 kg/hm2时,生产性能最好,岷山猫尾草在氮肥施用量为180 kg/hm2 时,生产性能最好。【结论】 猫尾草新品系最佳氮肥施用量为90 kg/hm2,川西猫尾草和克劳沃1 号猫尾草最佳氮肥施用量为360 kg/ hm2,岷山猫尾草最佳氮肥施用量为180 kg/hm2。

    • 大兴安岭南段不同退化程度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

      2024, 44(5):106-114.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4.05.012 CSTR:

      摘要 (7) HTML (0) PDF 1.29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大兴安岭南段草甸草原退化过程中植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样方法对大兴安岭南段不同退化程度草甸草原植被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进行调查分析,并计算重要值和多样性指数,研究其物种多样性变化。【结果】 1) 研究区植物共22 科52 属61 种,植物种类主要集中在禾本科、菊科、莎草科、蔷薇科、豆科。2) 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植物种类,群落的生物量、高度、盖度、Shannon-Wiener 指数和Simpson 指数显著降低。3) 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在群落中的重要值逐渐增加,形成狼毒型退化草地。【结论】 随着大兴安岭南段草甸草原退化程度加重,群落结构趋向单一,多样性逐渐降低,草地质量急剧下降,草地生态系统原有的稳定性被破坏。

    • 盐胁迫下植物根际促生菌对垂穗披碱草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2024, 44(5):115-123.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4.05.013 CSTR:

      摘要 (6) HTML (0) PDF 1.55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植物根际促生菌对垂穗披碱草在盐渍化土壤中生长的影响。【方法】 以课题组前期分离的4 株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盐浓度处理,采用沙培法种植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将4 株植物根际促生菌[(TznFn7、MYnI4、MYP(m)Jn8 和TznG2)]接种剂接种在种植垂穗披碱草的河沙中,测定不同菌株处理和不同盐浓度下垂穗披碱草生长指标和生理特性,研究垂穗披碱草在菌株接种剂处理下的耐盐性。【结果】 在150 mmol/L 盐浓度下,与CK 相比各接种处理的CAT 活性提高2. 08%~7. 35%,接种菌株TznFn7、TznG2 处理下与CK 相比POD 活性提高了27. 24%、13. 30%,各接种处理下SOD 活性提高5. 18%~24. 03%,与CK 相比各接种处理的MDA 含量降低25. 87%~47. 53%。【结论】 在盐胁迫下,接种不同PGPR 菌剂不仅促进垂穗披碱草生长,同时有效提高了植物CAT、POD 和SOD 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了植物细胞MDA 含量。本研究选用的PGPR菌株改善了盐胁迫下植物生长,减轻了植物细胞损伤,提高了植物耐盐性,为盐渍化土壤的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 基于无人机影像VDVI指数的不同草地类型地上生物量估算

      2024, 44(5):124-131.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4.05.014 CSTR:

      摘要 (7) HTML (0) PDF 2.11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天然草地地上生物量进行快速、高效及无损伤估算。【方法】 本研究利用无人机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原及高寒草甸2 种不同类型的天然草地进行航拍调查,通过构建无人机可见光波段差异性植被指数(VDVI,Visible Ban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分析VDVI 与不同草地类型地上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并对研究区地上生物量进行无人机遥感估算。【结果】 VDVI 指数与两种草地类型地上生物量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高寒草原地上生物量估算精度达到70. 68%,最优估产模型为y=-17070x2+2 120. 4x+4. 950 6;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估算精度达到80. 76%,最优估产模型为y=332. 15x2+39. 712x+14. 638。【结论】 小型可见光无人机结合VDVI 指数被证明可用于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生物量快速无损估算,可为高寒草地高效估产提供实用帮助。

    • 不同油莎豆品种在南疆的适应性

      2024, 44(5):132-140. DOI: DOI:10.13817/j.cnki.cyycp.2024.05.015 CSTR:

      摘要 (6) HTML (0) PDF 1.38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18 个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引进品种与南疆本地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通过种植19个油莎豆品种[吉油豆(JYD)( 8、9、12、13、14、15、18、21、23、24、25、26、38);吉莎( JS)( 12、14);策勒( CL)(1、2、3);南疆54团本土品种“丰产2号(FC-2)”],对农艺性状(株高、分蘖数、叶面积和千粒重等)和产量(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根生物量)进行研究。【结果】 JYD-23 的出苗率显著高于JYD-12、JYD-25、CL-1、CL-2 和FC-2。JS-12 的千粒重、叶面积和比叶面积显著高于JYD-21、JYD-12 和JYD-14。JYD-13 的饲草鲜重和干重显著高于FC-2。CL-3 的根的鲜重和干重显著高于JYD-23 和FC-2。JYD-21 的分蘖数显著高于JYD-9、JYD-18、JYD-26、JYD-21、JYD-15、JS-14、JYD-8、JS-12、JYD-25、JYD-24、JYD-12、JYD-14、CL-1、CL-2、JYD-13 和FC-2。JYD-9 的块茎鲜重和块茎干重均显著高于JYD-18、JYD-21、JYD-15、JYD-8、JYD-25、JYD-24、JYD-12、JYD-14、CL-3、JYD-13 和FC-2。采用隶属函数值法对19 个油莎豆品种进行综合效应评价发现,农艺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种为CL-1、CL-3 和JYD-38,产量表现较好的品种为JS-14、JYD-14 和JYD-9,农艺性状和产量综合评价表现较好的品种为JS-14、JYD-14 和JYD-9。【结论】 综合考虑,19 个油莎豆品种中CL-1、CL-3、JYD-38、JS-14、JYD-14 和JYD-9 表现较好,可在南疆区域示范推广,但考虑到种植时间较短(仅一年),仍需继续进行观察。

    • 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地万寿菊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

      2024, 44(5):141-150.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4.05.016 CSTR:

      摘要 (5) HTML (0) PDF 1.65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地万寿菊(Tagetes erecta)不同生育时期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室内盆栽的方法,以兰州新区在中度盐碱地种植的万寿菊为研究对象,分析不施改良剂(CK),施过磷酸钙+硫酸亚铁(T1)、磷石膏(T2)和微生物菌剂(T3)4 个处理对万寿菊3 个生育时期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就3 个时期对4 个处理的改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施用过磷酸钙+硫酸亚铁提高万寿菊叶片中的POD 活性;施用磷石膏可以提高万寿菊的株高和叶片的POD 活性;施用微生物菌剂能提高万寿菊的茎粗与叶片中的POD、CAT 活性,叶片中的POD 活性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P<0. 05)。通过主成分分析将施用改良剂处理下万寿菊的8 个差异显著的指标归纳成2 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92. 5%;得到万寿菊的改良效果评价的主要指标:株高、茎粗、分枝数、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通过隶属函数值评定不同处理下不同生育时期万寿菊的耐盐性强弱顺序为:拔节期,T3>T1>CK>T2;现蕾期,CK>T1>T3>T2;初花期,T1>T3>CK>T2。综合比对4 种处理在中度盐碱地改良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微生物菌剂>过磷酸钙+硫酸亚铁>磷石膏>CK。【结论】 施用效果最好的改良剂为微生物菌剂。本研究为园林植物在盐碱地绿化的应用方面提供了理论基础。

    • 专性除草剂毒杂净一号对高寒荒漠草地刺叶柄棘豆群落结构的影响

      2024, 44(5):151-157. DOI: DOI:10.13817/j.cnki.cyycp.2024.05.017 CSTR:

      摘要 (6) HTML (0) PDF 1.41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刺叶柄棘豆的专性除草剂的防治效果及其对高寒荒漠草地群落结构的影响,为高寒荒漠草地毒杂草的治理及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0 年5 月和2021 年5月分别在哈尔腾乡哈尔腾村,利用大疆MG‐1P 智能植保无人机喷洒生物保护剂和除草剂毒杂净一号,调查群落结构特征,探明除草剂的防治效果。【结果】 1)喷施专性除草剂使刺叶柄棘豆重要值显著下降,在2020 年和2021 年分别降低44. 24% 和55. 30%;其他植物种的重要值有所提高,其中针茅的重要值增幅最大且显著高于其他物种;2)专性除草剂喷施显著降低灌木多度和刺叶柄棘豆多度,两年间分别下降20. 9% 和85. 9%;3)专性除草剂喷施对灌木高度、草本和群落冠层高度并未产生显著影响;4)专性除草剂的喷施使灌木和灌草的Simpson 多样性指数两年间分别显著降低14. 1% 和5. 78%,使灌木植物的Margalef 丰富度指数两年间平均显著增加13. 23%;然而草本植物的Shannon-Wiener 指数、Margalef 丰富度指数和Pielou 均匀度指数并未受到显著影响。【结论】 喷施专性除草剂毒杂净一号可以有效灭除毒杂草刺叶柄棘豆,并未对其他植物物种产生显著的抑制效应,优化群落结构。

    • 融雪剂对路域植物和土壤的影响及其耐性植物筛选

      2024, 44(5):158-165.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4.05.018 CSTR:

      摘要 (5) HTML (0) PDF 1.38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融雪剂对路域植物群落优势种及其根际土壤的影响,并筛选耐性植物。【方法】在太原市某道路两侧,进行植物样方调查,对植物及根际土壤样本采集。测定路域植物根际土壤含盐量、土壤酶活性、植物叶和根中抗逆性指标。【结果】 1)与对照组(低盐)比,融雪剂组(高盐)植物群落优势种根际土壤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下降,且与含盐量呈负相关。融雪剂组优势种根际土壤脲酶活性降低,但与含盐量无相关性。土壤含盐量大小顺序为女贞>草地早熟禾>堪察加景天>冬青>刺槐;2)融雪剂组植物叶中叶绿素含量比对照组低,丙二醛含量比对照组高。融雪剂组堪察加景天和女贞叶和根中丙二醛含量低于冬青和草地早熟禾。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融雪剂组冬青叶中比对照组低,而女贞叶中含量比对照组高。【结论】 融雪剂对植物叶绿素合成、抗寒、抗氧化和细胞保水性有不良影响,且对路域土壤有不利影响。堪察加景天和女贞植物抗逆性高于冬青和草地早熟禾。

    • 高原鼠兔警戒鸣声识别

      2024, 44(5):166-173.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4.05.019 CSTR:

      摘要 (5) HTML (0) PDF 2.7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警戒行为是动物重要的反捕食策略之一。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鸣叫是其警戒行为的重要表现,研究高原鼠兔警戒鸣叫对于理解高原鼠兔生存策略,丰富啮齿动物声音通讯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方法】 本研究于 2021 年在甘肃省夏河县高原鼠兔分布区,选取20 只高原鼠兔成体,用强指向话筒采集鸣叫声并用Adobe Audition 2020 分析其警戒声讯信号特征;用单反相机记录鸣叫时伴随行为以识别警戒鸣声。【结果】 1)高原鼠兔雌雄性个体均可发出警戒声,警戒声属于短鸣,警戒声发出后其他个体表现出停止采食、环顾四周的警戒行为; 2)警戒短鸣由1 个音节构成,时长0. 1~0. 3s; 3)在自然无干扰状态下和遥控模型干扰下获取的高原鼠兔警戒鸣声特征不同,将两种不同鸣声特征的警戒鸣声在野外回放后均可观察到高原鼠兔做出警戒行为响应。【结论】 高原鼠兔可以利用声讯信号传递风险信息,其警戒鸣声是一种极为短促的短鸣鸣声,且在不同风险程度下警戒鸣声存在差异。

    • 果洛州高寒草甸青海田鼠种群年龄划分及年龄结构季节性特征

      2024, 44(5):174-182.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4.05.020 CSTR:

      摘要 (6) HTML (0) PDF 2.44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青海田鼠(Lasiopodomy sfuscus)年龄组划分标准,为其监测及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1 年7 月至2022 年6 月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共采集935 例青海田鼠个体样本,利用系统聚类法对其体重和胴体重进行分析,通过体长、尾长、耳长和后足长为辅助指标来划分青海田鼠年龄结构,分析不同季节青海田鼠的种群结构特征。【结果】 捕获到的青海田鼠可划分为5 个年龄组,即幼年组(Ⅰ龄组,雄性胴体重≤18 g,雌性胴体重≤12 g)、亚成体组(Ⅱ龄组,18 g<雄性胴体重≤25 g,12 g<雌性胴体重≤21 g)、成年Ⅰ组(Ⅲ龄组,25 g<雄性胴体重≤34 g,21 g<雌性胴体重≤27 g)、成年Ⅱ组(Ⅳ龄组,34 g<雄性胴体重≤42 g,27 g<雌性胴体重≤36 g)、老年组(Ⅴ龄组,雄性胴体重>42 g,雌性胴体重>36 g);青海田鼠种群结构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1-2 月为冬眠期,只有极少数越冬成年个体活动,3 月初开始进入繁殖期,种群主要以幼年体、亚成体和成年体为主,7-8 月达到繁殖高峰,亚成体和成年体比例增大,并在10 月份结束繁殖,种群主要以成体和老年体为主。【结论】 采用胴体重对青海田鼠种群年龄进行划分最具有代表性。本研究填补了我国青海田鼠年龄鉴定标准的空白,为其种群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 不同盐溶液处理对3种野生芨芨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2024, 44(5):183-189.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4.05.021 CSTR:

      摘要 (5) HTML (0) PDF 1.61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芨芨草种子萌发对不同类型盐胁迫的响应。【方法】 以3 个不同地区(编号分别为YL、BT 和ZY)采集的芨芨草种子为材料,测定不同中性盐处理下其种子的萌发特性,利用隶属函数法对种子萌发期的耐盐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筛选萌发期耐盐性较强的种质资源。【结果】 低浓度NaCl对BT 芨芨草萌发具有促进作用,高浓度NaCl 对ZY、YL 和BT 芨芨草萌发具有抑制作用,Na2SO4 对3种芨芨草的胚根生长均具有抑制作用。随着NaCl、Na2SO4 和混合盐3 种盐溶液浓度的逐渐增加,3 种芨芨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逐渐降低,胚芽长和胚根长逐渐减小。通过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3 种盐胁迫处理下芨芨草种子耐盐性强弱依次为:(ZY-混合盐)>(BT-NaCl)>(YL-混合盐)>(YL-Na2SO4)>(ZY-Na2SO4)>(ZY- NaCl)>(BT-混合盐)>(BT- Na2SO4 >(YL-NaCl)。【结论】 ZY 和YL 芨芨草对混合盐耐受性最强,对NaCl 耐受性最差。BT 芨芨草对NaCl 耐受性最强,对Na2SO4耐受性最差

    • 沼液施用对蒙古黄芪根无机元素及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

      2024, 44(5):190-199.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4.05.022 CSTR:

      摘要 (5) HTML (0) PDF 2.05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明确沼液对生长期黄芪10 种无机元素积累的影响,分析无机元素与有效成分的相关性。【方法】 用不同浓度沼液分别对黄芪进行叶面喷施、土壤施肥和叶面喷施+土壤施肥,研究其对黄芪无机元素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 沼液叶面喷施,以80% 沼液处理的Fe、K、Ca、Mg、Na、Ni含量较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 05)。沼液土壤施肥,采收期数据显示:80% 沼液土壤施肥处理的Fe、K、Ca、Na、Mn 含量显著高于其他10 个处理(P<0. 05),Ni 含量以CF 处理值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 05)。相关性分析表明,Fe 含量与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含量,Na 含量与芒柄花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Mg 含量与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含量,Na 与黄芪皂苷Ⅲ含量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判别分析发现造成沼液与其他处理差异的主要元素有Ca、Na、Mn、Fe、Mg。【结论】 适宜的沼液施用模式可促进黄芪根无机元素的累积,且与有效成分存在密切关系。

    • 20份燕麦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2024, 44(5):200-206.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4.05.023 CSTR:

      摘要 (6) HTML (0) PDF 1.85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20 份燕麦种质间的相对亲缘关系。【方法】 利用8 对SSR 多态性引物对20 份燕麦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8 对引物共扩增出44 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有40 个,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5. 5 个位点。SSR 标记位点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香农指数、平均期望杂合度和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 630 8、3. 052 4、1. 271 0、0. 673 1 和0. 552 1。聚类结果表明:20 份燕麦种质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 14~1. 00,在相似系数0. 59 处,可将20 份材料分为7 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3 个主成分占总变异的83. 44%,根据第一及第二主成分可将20 份种质分为4 个大组,且与聚类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所选用引物多态性较好,遗传多样性较高,不同燕麦种质间遗传关系与其地理来源具有一定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燕麦遗传改良及分子育种提供参考。

    • 冷季型高羊茅和多年生黑麦草抗旱性评价

      2024, 44(5):207-213.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4.05.024 CSTR:

      摘要 (5) HTML (0) PDF 1.39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干旱胁迫对草坪草的影响及筛选抗旱能力较强的草坪草品种。【方法】 选取适宜我国北方地区生长的冷季型草坪草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和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各4个品种,分别用10% 和20% 的PEG-6000 进行干旱胁迫的模拟试验,测定分析不同干旱胁迫强度下各品种的生长速率、外观表现、生物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丙二醛含量等生长及生理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对草坪草受到的胁迫程度进行综合评定。【结果】 不同草坪草品种在干旱胁迫下的生长和表现均受到一定的抑制,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减少,丙二醛含量增加,且存在较大的品种差异。【结论】 通过综合评价得出各品种的抗旱性强弱顺序为:绿拓> 丽川> 交战> 闪电> 反叛者Ⅳ > 泰绿>精华>反叛者Ⅴ。

    • 不同种源地红花绿绒蒿果实及种子性状分析

      2024, 44(5):214-219.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4.05.025 CSTR:

      摘要 (5) HTML (0) PDF 1.73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种源地对红花绿绒蒿果实及种子性状的影响。【方法】 测量不同种源地红花绿绒蒿果实大小、种子大小及千粒重,测定不同种源地红花绿绒蒿根际土成分含量,进行果实及种子性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果实长与土壤pH 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 01),与土壤碱解氮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 05);种子长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 05),与年均降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 01);种子千粒重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 05)。【结论】 土壤因子显著影响红花绿绒蒿果实性状,气候因子显著影响红花绿绒蒿种子性状。

    • 石灰性土壤磷矿粉直接施用对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

      2024, 44(5):220-227.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4.05.026 CSTR:

      摘要 (6) HTML (0) PDF 1.41 M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磷矿粉是一种难溶性磷肥,探索磷矿粉在石灰性土壤施用的可能性,以期充分利用我国大量的难溶性磷矿资源。【方法】 以3 个不同品位磷矿粉为磷肥源(PRⅠ、PRⅡ和PRⅢ),以水溶性磷肥过磷酸钙为对照(CK),对3 个紫花苜蓿品种阿尔冈金、陇东苜蓿和金皇后进行了土培盆栽试验,分别测定其株高、叶数、叶绿素含量(SPAD 值)、地上生物量及根系生物量。【结果】 地上生物量干、鲜重均表现出PRⅠ于阿尔冈金苜蓿最高,分别较CK 提高了111. 07% 和98. 09%;根系生物量干、鲜重表现出PRⅡ于陇东苜蓿最高,分别较CK 提高了483. 33% 和502. 97%。PRⅢ于阿尔冈金紫花苜蓿株高较高,较CK 提高了16. 66%,在陇东紫花苜蓿上与CK 基本相同;叶片数施PRⅠ品位磷矿粉于阿尔冈金紫花苜蓿上最多,较CK 提高了57. 07%;叶绿素SPAD 值施PRⅠ磷矿粉于陇东紫花苜蓿上最大,较CK 提高了32. 56%,于阿尔冈金紫花苜蓿上次之,较CK 提高了15. 45%。【结论】 PRⅠ磷矿粉有利于促进紫花苜蓿的生长,陇东紫花苜蓿和阿尔冈金紫花苜蓿对磷矿粉表现出较好的吸收利用能力,金皇后紫花苜蓿的施用效果最差。

    • 匙叶翼首花种子低温层积过程中内源抑制物及激素变化研究

      2024, 44(5):228-233. DOI: DOI:10.13817/j.cnki.cyycp.2024.05.027 CSTR:

      摘要 (5) HTML (0) PDF 1.71 M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低温层积过程中匙叶翼首花(Pterocephalus hookeri)种子生理生化变化与休眠解除的内在联系。【方法】 通过低温层积处理(60 d)解除匙叶翼首花种子休眠,观测不同层积时间种子发芽率、内源抑制物及赤霉素(GA)、吲哚乙酸(IAA)和脱落酸(ABA)的活性变化。【结果】 在低温层积过程中,匙叶翼首花种子发芽率在层积后期(45~60 d)显著提高(P<0. 05);在层积后,GA 含量显著升高(P<0. 05),萌发促进物和抑制物比例(GA/ABA、IAA/ABA、 GA+IAA/ABA)也呈升高趋势;种子发芽率与GA 显著正相关(P<0. 05)。【结论】 匙叶翼首花种子内部存在内源抑制物;匙叶翼首花种子浸提液随着层积时间的延长,对种子发芽率、根长和胚轴长的抑制先增强后减弱;内源激素比例平衡及GA 含量的上升也是匙叶翼首花种子解除休眠的关键因素。

    • 基于Cite Space的氮沉降对全球草地生态系统碳、氮和磷化学计量特征影响的可视化分析

      2024, 44(5):243-255.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4.05.029 CSTR:

      摘要 (6) HTML (0) PDF 4.99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全面分析氮沉降对全球天然草地生态系统碳、氮和磷化学计量学影响的现状、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方法】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利用Cite Space 可视化软件对Web of Science CoreCollection 数据库2000-2021 年收录的14 912 篇有关氮沉降的论文进行分析。【结果】 2000-2021 年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国外期刊的发文量逐年上升;美国的论文数量位居前列(4 199 篇),中国发文量排名第2(3 831 篇);文献作者聚类分析参数为Q=0. 438 0(>0. 3)、S=0. 786 5(>0. 7),表明存在重要的聚类结构;共同引用的参考文献网络分析的模块化Q 值和平均轮廓值均大于0. 6,第1 个大规模聚类被命名为"#0 nitrogen deposition",同时,Q=0. 679 2(>0. 3)和S=0. 870 5(>0. 7)。【结论】 土壤温度敏感性和碳汇等主要内容是未来的研究热点。日后的研究应关注氮沉降驱动土壤微生物活动、制约土壤碳循环、多层网络稳定性机制、土壤微生物碳利用效率等方面。

    • 放牧强度对内蒙古草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影响的Meta分析

      2024, 44(5):256-263.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4.05.030 CSTR:

      摘要 (6) HTML (0) PDF 1.95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放牧强度对内蒙古草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单个生态系统功能指标的影响,综合评估生态系统多功能性(EMF)对放牧强度的响应。【方法】 本研究采用Meta 分析的方法,对29 篇内蒙古草原放牧强度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影响的文章进行整合分析。【结果】 细菌多样性比真菌多样性对放牧强度的响应更敏感,重度放牧显著降低细菌Shannon-Wiener 指数。中度和重度放牧显著降低内蒙古地区草地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真菌多样性在调节内蒙古地区草地生态系统多功能性中具有重要作用。【结论】 建议在内蒙古草原进行轻度放牧,以促进草地生态系统健康持续发展。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