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南坡不同生态系统土壤粒径分布与分形特征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喀什大学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ZHANG Qian1,2,YUAN Jie1,2,CAO Guangchao1,2,3,YAO Hongyun4,LI Jinping2(1.Key Laboratory of Tibetan Plateau Land Surface Processes and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Ministry of Education), 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81008,Xining,China;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为了探究祁连山南坡不同生态系统土壤粒径分布与分形特征,揭示不同生态系统的水土保持效果。本研究选择青海云杉、高山灌丛、高山草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激光衍射技术测定土壤粒度组成,拟合各生态系统土壤粒径和体积分形维数的回归关系,分析土壤粒径分布与分形特征,探究土壤蓄水性能对其影响作用。结果表明:①各生态系统土壤质地主要是粉砂-砂壤土,伴有黏粒组分;青海云杉和高山草地粒度频率曲线呈双峰态,但高山灌丛呈多峰态,其粒度组成复杂。②各生态系统土壤粒径与体积分形维数的相关性都是黏粒>砂粒>粉粒,其中高山灌丛表现为高度相关。③不同蓄水指标对不同生态系统影响不同,但土壤容重和总孔隙度的影响作用具有普遍性。总体来看,不同生态系统水保功能差异明显,高山灌丛比青海云杉和高山草地黏粒含量高、抗蚀能力强,具有更好的水土保持效果。但高山灌丛质地复杂,受外界扰动大,呈退化趋势。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23-06-10
  • 最后修改日期:2024-03-19
  • 录用日期:2024-03-20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