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杨酸对燕麦叶斑病的诱导抗性及其生理机制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1.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为探究外源水杨酸对燕麦(Avena sativa)抗叶斑病的诱导效应及诱导抗病机理,本研究以‘牧乐思’燕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叶面喷施不同浓度水杨酸(0、0.1、0.25、0.5、1和5 mmol·L-1)后接种燕麦徳氏霉(Drechslera avenae)病原菌,以未接种病原菌为对照,接种病原菌9 d后统计病情指数和采集叶片测定抗氧化系统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叶斑病明显抑制燕麦生长,喷施不同浓度水杨酸后叶斑病病情指数明显降低,其中1 mmol·L-1水杨酸处理下病情指数、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H2O2含量和MDA含量最低,叶绿素含量、SOD、POD、CAT和APX活性最高,分别低于和高于叶斑病处理47.85 %、45.45 %、29.29 %、11.75 %和24.78 %、60.31 %、76.22 %、60.15 %、19.35 %;0.25 mmol·L-1水杨酸处理下PAL活性最高,高于叶斑病处理73.12 %;0.5 mmol·L-1水杨酸处理下总酚和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高于叶斑病处理45.76 %和43.95 %。综合各项指标结果,各浓度诱导燕麦抗叶斑病处理下1 mmol·L-1褪黑素处理下表现最优。喷施外源水杨酸后能够诱导其降低发病率,增加叶绿素含量,并且能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使体内活性氧达到稳态水平,还能提高苯丙烷代谢途径中的PAL活性,有利于提高次生代谢物合成,提高自我保护性,为燕麦防治叶斑病提高了新途径。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23-11-20
  • 最后修改日期:2023-12-25
  • 录用日期:2023-12-29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