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寻不同建植年限下的燕麦草地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三江源区黑土滩的恢复重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黑土滩为对照,选择利用黑土滩种植不同年限(3年、10年)的燕麦(Avena sativa)人工草地为对象,系统分析土壤表层(0~20 cm)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土壤pH、速效磷、土壤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在燕麦种植3年时最高,并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同样地,相比对照,铵态氮含量在燕麦种植10年时显著升高。随着燕麦种植年限的增长,脲酶活性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土壤蔗糖酶活性逐渐升高,而多酚氧化酶则活性逐渐降低。相关性分析得出,速效磷、铵态氮和颗粒有机碳与土壤酶活性有较好的相关性(P<0.05)。RDA结果显示,铵态氮(解释度为24.7%)和pH(解释度11.8%)对酶活性的影响最大。【结论】三江源区不同种植年限下的燕麦草地对土壤理化性质与酶活性分布存在显著差异,且土壤理化性质对酶活性的作用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