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地理分区视角下黄土高原植被NDVI时空变化
作者:
作者单位: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2.环县草原监测中心;3.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植被是构成生态系统的主体部分,其受自然环境变化而影响生长发育的过程。目前针对不同生态地理分区(北亚热带湿润区、暖温带半湿润区、高原温带半干旱地区、暖温带半干旱地区、中温带半干旱地区、中温带干旱地区)植被NDVI变化及其对环境驱动因子响应的研究尚少。因此,本文采用一元线性回归、Mann-Kendall检验、变异系数、随机森林、偏相关分析等方法探究黄土高原不同生态地理分区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驱动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1)黄土高原2003-2020年植被NDVI在时间尺度上呈增长趋势,在空间尺度上由东南向西北呈下降趋势,其北亚热带湿润区的NDVI值最高,而中温带干旱区的NDVI值最低;全区及不同生态地理分区的年际变化均呈增长趋势,其暖温带半干旱区的增长速率最大,而高原温带半干旱区的增长速率最小。2)水分利用效率(WUE)对全区影响的重要性最大,其余驱动因子对不同生态地理分区的重要性有差异。3)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干旱区,植被NDVI受到环境影响的主要因子较多,其中WUE在各个分区内均与植被NDVI的偏相关性较大;在半湿润和湿润地区,NDVI与温度(TEMP)和日最低气温的最小值(TNN)的正偏相关性较大。4)黄土高原不同植被类型中,森林、灌木NDVI主要受到日最低气温的最小值(TNN)的驱动而改善;而草地NDVI主要受到水分利用效率(WUE)、降雨(PRE)的驱动而改善。该研究结果可为黄土高原植被保护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24-07-08
  • 最后修改日期:2024-12-16
  • 录用日期:2025-01-01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