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玉门地区紫花苜蓿田间传粉昆虫的物种多样性、活动规律及区系特点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1.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2.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调查甘肃省玉门地区紫花苜蓿田间传粉昆虫的物种多样性并分析其区系成份。【方法】于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在试验区域采用网捕法采集紫花苜蓿田间的传粉昆虫,带回实验室后制作并进行种类鉴定;采用Berger Parker 种群优势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以及丰富度指数(D)分析紫花苜蓿传粉昆虫的多样性,并对玉门地区紫花苜蓿传粉昆虫的区系成份进行了分析。【结果】此次调查共采集膜翅目传粉昆虫732头,经鉴定分属于切叶蜂科、准蜂科、蜜蜂科、隧蜂科、地蜂科、分舌蜂科,共6科14种。其中,78.83%的优势传粉昆虫集中在蜜蜂科和切叶蜂科,意大利蜜蜂种群优势度指数最高,为 0.3060;切叶蜂科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明显高于其它科,且所有传粉昆虫的日活动高峰集中在11:00-16:00之间。区系成份古北种占绝对优势,其中古北种占64.29%,东洋种占7.14%,广布种占28.57%,且广布种表现出较强的古北种特性。【结论】玉门地区紫花苜蓿传粉昆虫中切叶蜂科的数量和物种最为丰富,为该地区的优势种群,说明切叶蜂对该地区紫花苜蓿起到主要的传粉作用。同时该地区的传粉昆虫表现出很强的地区代表性,区系成份古北种占绝对优势。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24-08-12
  • 最后修改日期:2025-03-17
  • 录用日期:2025-03-18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