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光伏电站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甘肃农业大学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The impact of photovoltaic power station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lpine grassland plant communities in the Qingzang Plateau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探究青藏高原光伏电站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方法】:在运营5年的玛曲光伏试验站设置光伏区(PV)、禁牧无光伏区(E)和自由放牧区(G),调查各区气候土壤环境特征及植物群落结构,分析环境因子对植物高度、盖度和功能群生物量的影响。【结果】:光伏区(PV)植物高度显著高于其他区;植物盖度呈围封无光伏区(E)>光伏区(PV)>自然放牧区(G)趋势;光伏区(PV)植物总生物量对比围封无光伏区(E)变化不显著,但可食杂草生物量显著升高,可食杂草和类禾草生物量显著降低,其中板缘区(PE)表现最为显著。植物盖度与土壤速效磷、有机质和蒸发量显著相关;植被高度与有机质和空气温湿度、风速和蒸发量显著相关;植物总生物量与空气湿度、蒸发量、风速和土壤含水量、速效磷含量紧密相关。【结论】:青藏高原光伏电站建设通过改变局部气候和土壤环境来影响植物群落特征。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24-10-15
  • 最后修改日期:2024-11-27
  • 录用日期:2024-11-29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