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与生育期对第一茬苜蓿饲用品质的影响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Effects of Cutting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on The Nutritional Quality of Alfalfa and Its Feeding Value Evaluation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生育期紫花苜蓿营养价值的变化规律及最佳刈割时期。【方法】在兰州新区选用8个甘农系列及2个美国紫花苜蓿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头茬草在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取样,分别测定各生育期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并计算相对饲用价值,根据《苜蓿干草质量分级标准》以粗蛋白含量及相对饲用价值对苜蓿品种进行干草质量分级综合评定。【结果】同一紫花苜蓿品种在不同生育期的营养成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在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等不同生育期,粗蛋白含量最高的品种均为甘农7号(22.21%、19.22%、16.96%);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的品种分别为甘农1号(23.07%)、甘农7号(28.69%)、甘农7号(32.75%);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的品种分别为甘农7号(29.60%)、甘农7号(36.36%)、甘农4号(41.91%);粗脂肪含量最高的品种分别为甘农1号(4.33%)、甘农5号(4.51%)、甘农1号(4.15%);粗灰分含量最高的品种分别为皇后(13.37%)、甘农6号(10.64%)、甘农1号(8.78%);相对饲用价值最高的品种均为甘农7号(222.20、170.26、139.43)。现蕾期绝大部分苜蓿品种干草质量能达到一级及以上标准,营养品质最优,初花期次之,盛花期则大幅下降。【结论】(1)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各苜蓿品种粗蛋白含量、粗灰分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呈显著下降趋势;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呈显著上升趋势;粗脂肪含量与苜蓿生长时间无显著相关性。甘农7号各项营养指标在不同生育期综合表现最优,适宜在兰州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2)目前我国所采用的苜蓿干草质量分级标准将苜蓿合格品的粗灰分含量限定在12.5%以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合理性有待进一步研究。(3)为最大限度的保存和利用苜蓿的营养成分,在进行实际农业生产时应当在现蕾期刈割为最佳收获期。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24-11-26
  • 最后修改日期:2025-04-18
  • 录用日期:2025-04-18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