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两种乡土草间作下的生产力与种间关系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Q948.12;S326;S359.9

基金项目:


Productivity and interspecific relationships of Bothriochloa ischaemum and LespedezaSdavurica under row intercropping in loess hilly-gully region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开展优良乡土草种人工种植与栽培驯化研究,对促进黄土高原地区优良草种选育与人工草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黄土丘陵半干旱区天然草地两典型乡土草种,即禾本科白羊草(B)和豆科达乌里胡枝子(D)为研究材料,采用生态替代法设置7种间作组合(种植行比分别为0:10,2:8,4:6,5:5,6:4,8:2和10:0),测定与比较分析了两草种不同组合比例下草地建植后连续6年地上生物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及其种间关系指数[即土地当量比(Land equivalent ratio,LER),实际产量损失(Actual yield loss, AYL)和白羊草的物种竞争力(Aggressivity, A)]。【结果】草地地上生物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表现出随白羊草在间作群体中占比增加呈逐渐增加趋势;除去建植当年,两草种间作草地的LER均值分别为:0.92(B2D8),0.89(B4D6),0.97(B5D5),1.09(B6D4)和0.96(B8D2),仅白羊草和达乌里胡枝子行比6:4的AYL均值显著大于0;白羊草的物种竞争力A值子啊2009~2012年间基本为正值(2010年的B4D6和B2D8分别为-0.03和-0.04),2013~2014年均为负值。【结论】综合两草种间作草地年度地上生物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以及间作下草地的LER和AYL值,认为白羊草和达乌里胡枝子按照6:4行比间作混播建植人工草地较合适。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24-12-09
  • 最后修改日期:2025-03-21
  • 录用日期:2025-04-02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