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个高粱品种对叶枯病的抗性分析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1.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3.甘肃省会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The resistance of 30 sorghum cultivars to Eutiarosporella leaf blight disease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高粱叶枯病是由鸭茅真小孢帽菌(Eutiarosporella dactylidis)引起的国内外新病害,利用抗病品种可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为发掘或创制抗叶枯病种质,本研究对30个高粱品种进行温室苗期与田间灌浆期接种鉴定,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抗叶枯病水平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苗期抗性与灌浆期抗性呈显著正相关。基于不同高粱品种抗叶枯病能力的综合值得分,采用Ward法将30个高粱品种聚为4大类。其中,第Ⅰ类包括‘吉杂159’、‘得胜’和‘晋杂22号’等9个抗病品种,占供试品种的30.0%;第Ⅱ类包括‘吉杂138’、‘百战’和‘吉杂124’等10个中抗品种,占33.3%;第Ⅲ类包括‘冀酿2号’、 ‘平试10’和‘龙杂16’等7个感病品种,占23.3%;第Ⅳ类包括‘龙杂10’、‘龙杂21’、‘吉杂122’和‘糯粱2号’共4个高感品种,占供试品种的13.3%。此结果为高粱叶枯病抗病品种的选育和利用提供依据。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24-12-20
  • 最后修改日期:2025-04-23
  • 录用日期:2025-04-30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