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不同放牧强度和围封对高寒灌丛草地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2018(5):1-7.

      摘要 (3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祁连山高寒灌丛草地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和围封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同一土层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含量、有机碳、全氮含量降低,而pH 值升高,土壤含水量在中度放牧区最高,且差异显著(P<0.05)。各个放牧强度灌丛草地围封后不同土层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含量、有机碳、全氮含量、含水量均高于放牧处理,pH 显著低于放牧处理;同一放牧强度和围封处理,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全氮、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含量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而pH 值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与有机碳、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与pH 呈显著负相关。土壤微生物氮与微生物量碳,有机碳、全氮、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与pH 呈显著负相关。过度放牧降低了高寒灌丛草地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生物量,围封有利于过度放牧草地土壤养分库及土壤微生物系统的功能恢复。

    • 不同水分处理对草地早熟禾生物量及N、P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2018(5):8-15.

      摘要 (3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盆栽条件下,采用单株种植,以野生草地早熟禾‘天祝’和野生草地早熟禾‘榆中’2个种质为材料,设4个水分处理水平(W190%~75%FWC;W275%~60%FWC;W360%~45%FWC;W4 45%~30%FWC),研究不同水分调控对草地早熟禾生物量,N、P 积累量分配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W1处理(90%~75%FWC)更有利于地上部分生物量及 N 、P 的积累量。W2处理(75%~60% FWC)可促进野生草地早熟禾地下生物量及 N、P的积累与利用,是草地早熟禾最佳水分处理。草地早熟禾‘天祝’和‘榆中’2个种质的 W2与 W1处理相比较,地下生物量分配比例分别提高了57.39%和6. 88%、地下 N 积累量分别提高了86.01%和6.60%、地下 N 分配比例分别提高了60.95%和18.62%; 草地早熟禾‘天祝’地下 P积累量和分配比例分别提高了91.33%和59.53%;草地早熟禾‘榆中’N 利用效率提高了8.56%。扩展性较弱的草地早熟禾‘天祝’较扩展性较强的草地早熟禾‘榆中’有更强的干旱适应性。

    • 矿区排土场植被恢复节水灌溉措施研究

      2018(5):16-21.

      摘要 (3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野外小区观测试验结合室内分析,对不同边坡植被的需水特性和节水型灌溉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排土场坡面植被恢复进行的3种灌水方式,地面滴灌是最适宜的灌水方式,3种牧草在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的滴灌措施分别为:苜蓿灌水次数8次,灌溉定额192 mm(1 920 m3/hm2);沙打旺灌水次数7次,灌溉定额168 mm(1 680 m3/hm2);披碱草灌水次数9次,灌溉定额216 mm(2 160m3/hm2)。该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区域的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 基于GGE双标图对青稞区试点代表性及品系稳定性的分析

      2018(5):23-28.

      摘要 (8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稳产性和丰产性是实现饲料作物品种大面积推广的前提。为准确评价青稞区试点的环境代表性和鉴别力以及青稞品系的适应性,丰产性和稳产性,试验采用GGE双标图法对 2011~2013年国家青稞区域试验8个试点的10个新品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个试点甘肃合作(E1)、青海西宁(E2)、青海互助(E3)、青海西海镇(E4)、西藏拉萨(E5)、四川马尔康(E6)、四川道孚(E7)和云南迪庆(E8),E1是最理想的试点,有较好的鉴别能力,而E5在鉴别能力和环境代表性上较差。10个新品系中,G9(9642),G6(9640)和G2(037)的表现较好,G9和G2的稳产性(E1)和丰产性较好,而G3(XZ-01)较差。表明GGE双标图法能够较好的评价区域试验试点的代表性和参试品系的产量特征,为客观评价青稞新品系的高产性和稳产性提供简便、有效的分析手段。

    • 不同载体及菌肥浸提液对苏丹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2018(5):29-35.

      摘要 (2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不同载体及菌肥浸提液对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有机堆肥、木炭、花土、菌糠、马铃薯渣和泥炭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载体菌肥浸提液对苏丹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积分数为25%和50%的不同载体及菌肥浸提液浸种均能显著促进苏丹草种子萌发,且25%复合载体菌肥浸提液显著优于25%单一载体菌肥浸提液;与CK相比,载体F4(泥炭∶菌糠∶花土)处理下的芽长、苗重、根长、根表面积分别提高24.4%,28.9%,69.6%,73.6%。主成分分析表明,50%处理组中,复合载体菌肥(F6除外)均优于单一载体菌肥;25%处理组中复合载体菌肥以F4最佳,F1和F3次之,单一载体菌肥中有机堆肥最佳,木炭次之。

    • 青稞响应燕麦镰孢菌侵染的转录组分析

      2018(5):36-43.

      摘要 (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明确青稞与燕麦镰孢菌在转录水平上的互作,以抗病青稞NQK-01-03和感病青稞甘青2号为材料,以Illumina HiSeq Xten为平台,对抗感病青稞在接菌前、接菌20 d 和40 d后茎基部的转录组进行测序。结果表明:经过测序质量控制,抗感病青稞茎基部共得到112.97Gb Clean Data。DEGs基因表达注释共获得差异表达基因4 280个,其中,上调基因2 037个,下调基因2 243个。通过BLAST软件与COG、GO、KEGG、KOG、NCBI-NR、Pfam、Swiss-Prot 和eggNOG 数据库进行比对,28 869条Unigene 获得注释信息,NCBI-NR数据库注释到的Unigene数量最多达到3 981条,占全部注释基因的13.79%。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通路富集Q-value≤0.05主要有5条,分别为苯丙氨酸代谢、异喹啉类生物碱的生物合成、酪氨酸代谢、苯丙基类生物合成和光合作用天线蛋白。抗病青稞NQK-01-03和感病青稞甘青2号之间GO 注释系统包含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3个主要分支。eggNOG和NCBI-NR注释的新基因数目最多分别达到1 833和2 396个,所占比例分别为59.22%和77.42%。

    • 兰州市行道树法桐叶片营养和土壤养分相关性分析

      2018(5):44-49.

      摘要 (2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兰州市行道树法桐(Platanus orientalis)的叶片及立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法桐叶片和立地土壤的养分含量,并分析其之间的相关性,为法桐的合理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兰州市4个区法桐叶片RWC、全磷和铜的含量都为夏季高于秋季,而钙和镁相反。土壤中pH 和速效N 的含量在秋季高于夏季,而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铜和有效铁为夏季高于秋季;(2)兰州市法桐立地土壤总体呈碱性,营养状况较差,尤其是安宁区,其土壤的有机质、速效N、速效P、速效K、交换性Ca和交换性Mg的含量较低,且该区叶片的营养状况相对较差。(3)叶片中钙与全磷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pH 和速效磷、有效铁、有机质等土壤营养元素含量都呈负相关。而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含量与各营养元素含量都呈正相关。

    • 深圳市散尾葵褐圆盾蚧危害及防治研究

      2018(5):50-54.

      摘要 (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调查了深圳市散尾葵植株上的褐圆盾蚧发生及危害情况,并测试了毒死蜱对褐圆盾蚧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散尾葵有虫株率为47.95%,虫害指数为63.99 %。用40% 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虫口密度与防治效果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r=-0.906 0,回归方程为y=0.846 1-0.005 8x,且防效偏低。按有效成分配置不同浓度毒死蜱进行防治试验发现试剂浓度与防效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r=0.982 6,回归方程为y=0.004 7x+0.163 6。当试剂浓度增加到0.635 0 gm/L时,校正死亡率最大,为94.12%,证明40% 毒死蜱乳油对高密度褐圆盾蚧会起亚致死量的作用。

    • 施氮对科尔沁沙地饲用燕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2018(5):55-59.

      摘要 (2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科尔沁沙地进行燕麦(Avena sativa)追施0(CK)、70、140、210、280 kg/hm2 氮肥试验,测定燕麦干草产量、产量组成及氮素含量,分析科尔沁沙地燕麦的最佳追施氮肥用量和氮肥利用率。结果表明:燕麦干草产量与氮肥施用量的回归方程为y = -0.085 3x2+35.774x+458 4,最高产量为8 201kg/hm2 时氮肥施用量是209.7 kg/hm2;当追施210 kg/hm2 时氮肥经济效益最高,较对照增加6 174.86元/hm2;在追施210 kg/hm2 时氮肥贡献率最大,依存率最低;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降低。科尔沁沙地燕麦追施210 kg/hm2 氮肥时,氮素利用率不高,但产量和经济效益最佳,是沙地燕麦追施氮肥的最佳适宜用量。

    • 黄土高原不同种植年限苜蓿地土壤酶活性的季节性变化研究

      2018(5):60-65.

      摘要 (3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黄土高原长期种植紫花苜蓿地的土壤酶活性季节性变化,同时测定紫花苜蓿种植1、2、4、11和16年土壤中的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受到紫花苜蓿的种植年限、季节和土层深度的影响。不同种植年限紫花苜蓿地土壤酶活性与季节呈显著相关,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表现为6月较高,蔗糖酶活性3月较高,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异不显著。紫花苜蓿地土壤酶活性具表层富集性,在0~5 cm 土层中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高于5~10 cm 土层的1~3倍,而过氧化氢酶酶活性在土层之间差异不显著。种植4年紫花苜蓿地土壤酶活性较高,种植11、16年的土壤酶活性显著下降。可见,种植紫花苜蓿达10年以上土壤酶活性下降明显,需加强人工牧草地管理。

    • 人工湖对毗邻放牧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特征的短期影响

      2018(5):66-71.

      摘要 (2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试验以人工湖泊毗邻的放牧草地为研究对象,测定人工湖对放牧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和植被特征的影响,为放牧草地的改良提供一定的科学基础和理论依据。3年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湖距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土壤pH 值呈降低趋势,土壤电导率(EC)值呈现增加趋势。其中土壤含水量、土壤电导率在0~10 cm 土层最高,并随土层加深逐渐降低;pH 在不同土层间无明显差异。在建湖3年后,距湖区较远的表层土壤含水量高于相同距离下建湖初期的。距湖越近,植被生长状况越好,其生物量、盖度、多样性均有所增加。

    • 荒漠草原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地上生物量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2018(5):72-77.

      摘要 (14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天然草地为对象,研究草地地上部分生物量及不同土层深度土壤水分的变化,分析地上部分生物量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围栏封育+灌木条带+施肥复壮、围栏封育+松土补播+草种包衣2种荒漠草原植被恢复模式草地地上生物量在生长末期分别比放牧天然草地,增加31.30 g/m2、24.57 g/m2;3种植被恢复模式及放牧样地的表层(0~20cm)土壤含水量均较低,随着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增大;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地上生物量与土壤含水量间呈正相关关系,围栏封育+灌木条带+施肥复壮、围栏封育+松土补播+草种包衣试验样地、放牧天然草地(CK)的地上生物量与0~20 cm 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P <0.05),“围栏封育+灌木条带+施肥复壮”试验样地的地上生物量与20~40 cm 土壤含水量为极显著正相关(P <0.01);退化荒漠草原生态恢复过程中,可采取围栏封育、施肥、补播、增加防护灌木带等多种措施以提高生态恢复效果。

    •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增补昆虫名录

      2018(5):78-83.

      摘要 (3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增补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名录95种,分别是蜻蜓目2科5属7种、鞘翅目13科28属32种、半翅目2科4属5种,膜翅目4科10属10种、革翅目1科1属1种、鳞翅目9科16属19种,直翅目5科6属7种,双翅目1科5属9种,脉翅目1科5属5种。其中,巨短胸步甲、扁胸漠甲为甘肃省新记录种。

    • 不同硝酸铵处理对草地早熟禾叶绿素含量及生长的影响

      2018(5):84-87.

      摘要 (3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草地早熟禾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硝酸铵施用量对草地早熟禾生长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2016年7,8和9月,硝酸铵施用量为179.70 kg/hm2 的处理株高分别比对照提高了51.47%,40.98%和74.67%,差异显著(P <0.05),施量209.70 kg/hm2 处理分别低于179.70 kg/hm2的处理1.00,4.33和1.80 cm;6~9月,叶长分别比对照提高86.24%、27.58%、77.24%、43.00%,叶宽分别高于对照82.16%、46.64%、52.43%、12.03%,均差异显著(P <0.05);叶绿素含量分别高于对照107.95%、9.30%、34.06%、37.31%;(2)2017年6,7月,179.70 kg/hm2 处理株高分别比对照提高19.25%、16.36%,,叶长高于对照49.92%、65.94%、30.02%、30.36%,均差异显著(P <0.05),叶宽高于对照67.95%、8.32%、25.73%、43.74%,叶绿素含量高于对照106.44%、38.68%、44.09%、32.58%。综合分析表明,179.70 kg/hm2 处理对促进草地早熟禾生长和提高叶绿素含量效果最佳。

    • 狼毒素对几种受体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

      2018(5):88-92.

      摘要 (2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1.6%狼毒素水乳剂用蒸溜水稀释不同倍数后对几种受体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狼毒素不同浓度处理(100,1000 和10000 X)对双子叶植物存在一定化感抑制作用,对双子叶牧草(苜蓿、杂三叶和白三叶)的化感抑制作用相对较弱,而对3种双子叶作物(番茄、箭舌豌豆和黄豆)的化感抑制效果非常明显,尤其对黄豆的苗高生长抑制作用最强,其化感效应指数绝对值达到0.81;对几种单子叶植物(包括单子叶作物和牧草)所表现的化感抑制作用均较弱,但对小麦和玉米的种子萌发表现一定的促进作用,尤其在低浓度下,对玉米根长和苗高的促进作用的化感效应指数高达0.86和0.92;结合该制剂作为杀虫剂使用的目的,能够证明该植物源杀虫剂在单子叶植物的杀虫应用方面安全,且对单子叶植物的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

    • 3种乡土地被植物的营养繁殖研究

      2018(5):93-98.

      摘要 (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酢浆草、链荚豆、丁癸草3种乡土地被植物的嫩枝和匍匐茎在3种不同基质上的扦插和撒植繁殖效果。结果表明:相同茎质下3种植物采用嫩枝扦插的成活率均高于匍匐茎撒植,采用嫩枝扦插与匍匐茎撒植的成活率高低规律一致,且酢浆草成活率最高,链荚豆成活率最低;不同基质酢浆草、链荚豆在纯沙中营养体繁殖的成活率较高,根系生长状况较好;丁癸草在珍珠岩+蛭石1∶2的混合基质中营养体繁殖的成活率较高,根系生长状况较好;但3种植物营养体材料在砖红壤中繁殖成活率均较低。试验表明3种植物可通过营养体繁殖快速育苗。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