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4):1-9.
摘要: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根据490个植被调查样点数据和3种遥感数据集的27个变量,利用决策树分类模型,模拟出4种代表性浓度路径情景下10个气候系统模式在2050年和2070年的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类型(高寒沼泽草甸、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和裸地)潜在分布结果。同时为保证数据分析的一致性,利用数据对当前高原草地类型也进行了反演。结果表明:相比当前高寒草地分布面积,预计在2050年和2070年裸地和高寒草甸面积微弱减少,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面积在微弱增加,高寒沼泽草甸面积变化不明显。结果在4种代表性浓度路径情景下的表现基本一致,研究不仅可以为高寒草地气候变化研究提供植被类型相关的数据支持,还可以为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碳循环的探讨提供部分的方法和理论依据。
2019(4):10-18.
摘要:以高羊茅火凤凰2号(Phoenix Ⅱ)为试验材料,研究铜(Cu)、镉(Cd)、铅(Pb)对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分别用CuSO4· 5H2O,3CdSO4·8H2O和Pb(NO3)2溶液模拟重金属胁迫处理高羊茅种子,设置低浓度、中浓度、较高浓度、高浓度4个浓度梯度,分别为Cu2+(200、300、400、500 mg/L);Cd2+(1、50、100、150 mg/L);Pb2+(500、1 000、1 500、2 000 mg/L)。通过测定火凤凰2号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叶表面积、根冠比等13个生长指标,研究高羊茅在3种重金属胁迫下的发芽及幼苗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高羊茅对镉胁迫的耐受性最好,中、低浓度铜胁迫下幼苗耐受性较差,较高浓度及高浓度下对铅胁迫的耐受性最差。铜胁迫下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剧,各项指标均呈下降趋势且幼苗生长受到抑制;低浓度镉、铅胁迫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随着胁迫程度的增高,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会受到明显的抑制。当Pb2+≥1 500 mg/L时,高羊茅幼苗根系生长受到完全抑制,生长量为0,出现“无根苗”。
李硕,李富祥,李振松,周晓鑫,仝宗永,商丽荣,苗丽宏,李向林,万里强
2019(4):19-24.
摘要:贵州威宁地区栽培草地的建植常以鸭茅(Dactylis glomerate)和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为主,通过在建植均匀的草地上进行分群分区放牧,研究了不同羊群的放牧强度对人工栽培草地植被和土壤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强度放牧利用下的群落高度和地上生物量显著降低(P<0.05),而低度和中度放牧处理下的群落高度和生物量均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放牧利用降低了鸭茅和白三叶的频度和盖度;放牧利用对表层土壤容重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是在高放牧压力处理中,10~30 cm土层土壤容重比其他处理平均升高32%;放牧对土壤化学性质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呈下降趋势。综合草产量和草地恢复能力分析,贵州威宁地区的栽培草地最适载畜量应该在17~23 SU/hm2。
2019(4):25-30.
摘要:以高寒草甸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施氮肥和磷肥水平对植物群落高度、盖度和生物量的影响以及不同施肥处理下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施肥当年和第2年植物群落和各功能群的平均高度、总盖度和生物量都显著高于不施肥,相比不施肥,各施肥处理下的植物群落平均高度、总盖度和生物量分别增加了23.46%,13.10%和50.73%。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草地植被群落的生物量也增加,但不同处理增加的幅度不一致。施肥第1年施用尿素132.3 kg/hm2、磷酸二铵217.4 kg/hm2时草地生物量最高,为566.3 g/m2;施肥第2年施尿素174.9 kg/hm2、磷酸二铵108.7 kg/hm2时草地生物量最大,为581.3 g/m2。通过对施肥处理下两年的经济效益的计算,发现施尿素174.9 kg/hm2、磷酸二铵108.7 kg/hm2处理产出投入比最高,为1.78%。较符合生产实际,为最佳施肥量。
2019(4):31-38.
摘要:为探究种植区环境对燕麦种质成株期白粉病抗性的影响,利用相对抗病指数分别对种植在甘肃省半干旱区(甘肃农业大学兰州牧草试验站)和二阴地区(通渭县华家岭镇)的28份燕麦资源在田间自然感病条件的白粉病成株期抗性进行了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28份材料中4641和99AS207在两个试验点均表现为高抗,4607、Rigdon、DA92-3F4、青永久252、青永久9和青永久98等6份材料在两个试验点均表现为中抗,但4628、伽利略和青永久307在牧草站表现高抗白粉病,在华家岭表现高感,而709、青永久316、青永久49在牧草站高感白粉病,在华家岭表现高抗;所有参试材料中以4628的相对抗病指数变化最大,在华家岭和牧草站分别为0和0.92。结果表明种植区环境对燕麦白粉病抗性有显著影响,参试材料在半干旱地区的病害平均严重度高于二阴地区。
2019(4):39-43.
摘要:以YC10902、YC11101、YC11002、YC108 4个品系为材料,分别利用100 mmol/L NaCl模拟盐分胁迫、10% PEG-600 模拟干旱胁迫和交互处理后对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相对活力指数、根长和芽长等指标进行隶属度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盐胁迫不仅发生在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种子萌发早期,苗后生长期也受到显著影响;干旱胁迫主要发生在苗后生长期;交互胁迫的影响最显著,发生在苗后生长期,尤以对胚芽的生长限制为主。在单一盐胁迫和干旱胁迫下YC108表现最好;在交互处理下,YC11101品系表现最好,YC108仅次于YC11101。试验表明YC108和YC11101品系在科尔沁地区具有良好的种植潜力。
2019(4):44-52.
摘要:以祁连山东缘的4个不同退化程度(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了高寒草甸退化对优势物种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不同退化程度优势物种对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中3大类微生物的数量、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含量以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高寒草甸退化程度的加剧,植物群落多样性呈下降趋势,土壤中有机碳、全氮、全磷和速效磷的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2)随退化程度的加剧,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3大类微生物的数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并且不同退化程度下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均表现为,细菌>放线菌>真菌;(3)随退化程度的加剧,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生物MBC,MBN和MNP的含量和土壤蔗糖酶、蛋白酶、脲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并且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的含量和土壤酶的活性均表现为根际土壤高于非根际土壤。
2019(4):53-57,64.
摘要:为研究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胜利煤矿开采对矿坑周边草地的植被覆盖度、地上生物量、土壤水分和地下水位的影响,采用野外定位监测,调查了植物覆盖度、地上生物量、土壤水分和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以露天煤矿开采坑和排土场为中心,随着远离煤矿开采坑距离的增加植被覆盖度逐渐增高,煤矿开采对于植被覆盖度的影响范围在4.0 km以内,植物生物量也同时出现增加现象,煤矿周边受影响草地的生物量比对照区(未受煤矿影响)生物量减少13%~36%。煤矿开采对周边草地水平方向的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土壤含水量在垂直方向上差异显著。受煤矿开采抽排疏干水的影响,矿区周边地下水位整体呈下降趋势。
2019(4):58-64.
摘要:为探究不同紫花苜蓿氮代谢差异及氮代谢差异的生理机制,采用盆栽砂培法,通过对2个具有典型特征的紫花苜蓿品种(LW6010和陇东苜蓿)在2个氮素水平及3个生育时期下其氮代谢产物及氮代谢酶活性差异进行研究,探讨氮代谢产物与氮代谢酶活性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LW6010和陇东苜蓿在N210水平下其干物质重、氮含量、氮积累量及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均高于N21。在2个氮水平下,LW6010的干物质重、NR和GS活性均显著大于陇东苜蓿,而LW6010的氮含量显著低于陇东苜蓿。其中,LW6010的NR活性比陇东苜蓿在N210和N21下分别高24%和15%(苗期)、31%和40%(现蕾期)、20%和11%(盛花期);GS活性分别高30%和29%(苗期)、33%和20%(现蕾期)、7%和14%(盛花期)。在苗期和盛花期时,LW6010的氮积累量显著大于陇东苜蓿,而在现蕾期差异不显著。LW6010的氮积累量在N210下各生育期分别比陇东苜蓿高25%,3%和16%,而在N21下LW6010的氮积累量在苗期和盛花期下比陇东苜蓿高45%和12%。同时,紫花苜蓿干物质重、氮积累量、NR活性与GS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分析,紫花苜蓿的不同品种在不同氮素水平下其氮代谢能力不同,不同紫花苜蓿品种间氮代谢具有差异;LW6010较陇东苜蓿具有较好的氮代谢能力;NR和GS活性可为不同紫花苜蓿氮代谢差异评价提供参考。
2019(4):65-71.
摘要:以空间分布代替时间演替的方法,调查黄河源区玛多县高寒草原退化过程中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理化特性的变化,探讨植物群落与土壤理化特性对退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不同退化梯度下植物优势种变化明显,从轻度退化到重度退化,草地优势种由紫花针茅和矮嵩草逐渐向杂类草转变,极度退化下变为沙生植物为主;(2) 随着草地退化加剧,植物物种重要值、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以及地上生物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但轻度退化草地地上生物量比未退化草地高21.5%,其与不同物种在退化演替过程中的消长变化密切相关;(3) 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以及pH表现出随退化程度加剧呈显著降低(P<0.05)的趋势。土壤容重随退化程度加剧而显著增加,土壤通气孔隙度随退化程度加剧而显著降低。通过分析,草地退化首先影响土壤物理属性,进而影响草地群落物种组成,导致草地生产力明显降低。
2019(4):72-77.
摘要:以不同生育期红皮和白皮菊芋叶片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叶片中C、N、P含量,计算C/N,C/P和N/P比值,探讨菊芋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进行,2种菊芋叶片中C含量和N含量都呈“降-升-降-升”的变化趋势,而不同生育时期P含量红皮菊芋波动较小,白皮菊芋呈现“降-升-降-升”的趋势;C/N白皮菊芋为17.57~42.80,红皮菊芋为11.88~88.78; C/P白皮菊芋为442.40~1 567.39,红皮菊芋为521.49~1 243.72;N/P白皮菊芋为10.84~61.21,红皮菊芋为14.52~46.36;说明生长在科尔沁沙地的菊芋品种生长主要受P元素限制,在田间管理中应注意磷肥的施用。
2019(4):78-84.
摘要:将含有红色荧光蛋白(RFP)基因质粒的荧光标记根瘤菌S.LZgn5-rfp2,S.12531-rfp4、S.LH343-rfp3接种于甘农5号和WL343HQ紫花苜蓿,分别测定2个苜蓿品种幼苗的生物量、生长指标、固氮酶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RFP标记根瘤菌与出发菌相比对苜蓿幼苗生长无显著影响,与不接菌的苜蓿幼苗相比有明显的促生效果,能稳定的在苜蓿幼苗体内表达,并具有与出发菌无差异的促生能力,2个苜蓿品种间也无特异性。
2019(4):85-91.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安徽江淮地区种植的优势品种,对来自美国的14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了连续3年的田间引种比较试验,利用方差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综合评价了不同苜蓿品种连续种植3年的草产量及营养品质。结果表明:鲜干草产量,正道440表现最好,均值分别为2.61 kg/m2和0.61 kg/m2,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表现较好,均值分别为42%和32.5%。但其粗蛋白含量较低,仅为16.5%;正道656,354和903等品种在粗蛋白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等方面表现突出,品质较好,其中,354的鲜干草产量表现也很突出,正道656次之。经过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后,正道656最接近理想品种,其草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均值分别为:鲜草产量2.1 kg/m2、干草产量0.47 kg/m2、粗蛋白20.4%、中性洗涤纤维35.0%、酸性洗涤纤维26.3%,其次较突出的品种依次是正道440、354、525、903,以上5个品种均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
2019(4):92-99.
摘要:采用AHP程序分析方法,研究并提出了深圳市河流退化湿地生态风险评判与管理措施的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4个风险源和12个管理措施指标;对B 层判断矩阵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人类威胁是河流湿地退化主要的风险源,其权重值W1=0.553 1,一致性检验系数 CI=0.050 0<0.1;对C 层判断矩阵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结果证明,针对不同风险源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层次总排序结果认为,控制沿河湿地过度开发、调节流量控制洪水和规范农业养殖业及旅游业3项管理措施,对总目标有较大贡献,其有效性依次为30.47%,19.62%和12.36%,这3项措施是当前治理深圳市河流湿地退化最有效的措施。
2019(4):100-106,111.
摘要:为了评价6个抗寒紫花苜蓿种质(GNKH-1、2和3、俄罗斯西伯利亚杂花苜蓿、金皇后紫花苜蓿和阿尔冈金紫花苜蓿)的种质,在青藏高原高寒阴湿区进行了播种当年的评比试验,并对地上部分叶和茎中的氨基酸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氨基酸总量(T)在GNKH-2叶最高(23.86%),在俄罗斯西伯利亚杂花茎中最高(12.13%);必需氨基酸(E)在金皇后叶(8.55%)和茎(4.27%)中最高。供试苜蓿叶蛋白种质从高到低排序为:金皇后>GNKH-1>GNKH-3>GNKH-2>阿尔冈金>俄罗斯西伯利亚杂花;苜蓿茎蛋白品质从高到低排序为:金皇后>GNKH-1>GNKH-2>GNKH-3>俄罗斯西伯利亚杂花>阿尔冈金。综合分析表明,抗寒苜蓿材料中GNKH-1叶和茎蛋白质价值均最高;GNKH-3是抗寒苜蓿材料中氨基酸评分相对最高的,叶部氨基酸评分(AAS)为32.74,茎部为15.94,均高于其他供试苜蓿品系;阿尔冈金和GNKH-1叶部EAAI值最高,分别为1.2860和1.2847;GNKH-2(1.2872)仅次于俄罗斯西伯利亚杂花和阿尔冈金茎部的EAAI值(1.2881,1.2876)。
2019(4):107-111.
摘要:利用生化培养箱模拟了高温胁迫(38℃/30℃)对高羊茅(Festuca elata)、鸭茅(Dactylis glomerata)、一年生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宽叶雀稗(Paspalum wetsfeteini)和百喜草(Paspalum notatum)等5种牧草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5种牧草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SP)和谷胱甘肽含量(GSH)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丙二醛含量(MDA)持续上升,叶绿素含量(SPAD)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百喜草和宽叶雀稗对高温胁迫适应能力明显强于一年生黑麦草、鸭茅和高羊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