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综述与专论
    • 猫尾草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2020(5):1-7.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0.05.001

      摘要 (72) HTML (0) PDF 1.06 M (5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猫尾草是适应冷凉潮湿生境的优质栽培牧草,也是赛马、奶牛、食草宠物的首选功能性饲草。以甘肃岷县猫尾草产业发展为代表的特色牧草产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区域乡村产业振兴的典型模式。论文梳理了我国猫尾草产业发展的历史,通过猫尾草产业现状调研与市场供求分析,以甘肃岷县猫尾草产业为例,从国家和地方草牧业政策、赛马业发展、奶牛业高质量发展和宠物市场发展几个方面,剖析了猫尾草产业发展的机遇与前景。

    • >研究报告
    • 盐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对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诱导的生理响应

      2020(5):8-14.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0.05.002

      摘要 (71) HTML (0) PDF 1.04 M (4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外源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s,BRs)能够促进盐胁迫下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的萌发,本研究以陇中苜蓿和中苜3号紫花苜蓿种子为材料,在150 mmol/L NaCl胁迫下,添加0.1 μmol/L 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研究外源EBR对NaCl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生理的影响,旨在明确外源BRs诱导盐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1)150 mmol/L NaCl胁迫下,两个紫花苜蓿品种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水解酶活性显著提高,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下降,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双氧水(H2O2)和丙二醛(MDA)积累量显著增加。(2)150 mmol/L NaCl胁迫下,添加0.1 μmol/L 外源EBR对两个紫花苜蓿品种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显著提高了种子的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的苗高、根长、根系活力和幼苗干重。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水解酶活性显著下降,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增加,SOD、GPX、APX、CAT活性显著提高,O2·-、OH·、H2O2和MDA含量显著降低。说明外源EBR能够有效缓解NaCl胁迫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所产生的抑制作用,通过提高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来维持紫花苜蓿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正常的生理生化代谢,降低渗透胁迫和氧化胁迫造成的伤害程度,提高紫花苜蓿种子萌发期的耐盐性。关键词:紫花苜蓿;NaCl胁迫;2,4-表油菜素内酯;种子萌发

    • 高寒草甸融雪斑块对植物刈割强度和高原鼠兔密度的响应

      2020(5):15-22.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0.05.003

      摘要 (23) HTML (0) PDF 1.68 M (2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使用无人机拍摄不同植被刈割强度和高原鼠兔密度下的高寒草甸的融雪图像,解译融雪斑块的分布特征,从地理信息系统中获得每个斑块的面积。根据融雪斑块覆盖率研究刈割强度和鼠兔密度对融雪的影响以及融雪斑块面积与植物群落平均高度、单株植物盖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无刈割处理的试验小区融雪斑块覆盖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融雪斑块覆盖率与植物群落平均高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融雪斑块可被分为单个融雪斑块和连通融雪斑块两种类型;单株高大植物覆盖面积与单个融雪斑块平均面积呈显著正相关(P<0.01);当高大植物盖度达到14.5%时,可以完全防止积雪对冬季牧场造成的影响。

    • 呼伦贝尔草原土地利用格局及其植被覆盖变化研究

      2020(5):23-28.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0.05.004

      摘要 (24) HTML (0) PDF 1.49 M (2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研究呼伦贝尔草原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变化特征和植被覆盖度变化及其趋势,以西部草原区域为研究区,选取2010年、2013年的1∶10万土地数据集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矩阵分析,对比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格局变化,并基于2000~2013年MODISNDVI 16 d合成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趋势分析建立14年像元的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土地类型主要以草地、林地为主,两者面积所占百分比稳定在80%左右;(2)14年面积增长幅度最大的为未利用土地,其中转移主要来源于草地,减少幅度最大的为耕地,主要减少成为草地;(3)植被覆盖度总体平稳并呈上升态势,中高覆盖度面积53 635.08 km2,增长比例最高;(4)植被覆盖度变化呈改善状态的地区集中在中西部,呈退化趋势的地区分布在东部,其中显著退化区域分布在海拉尔区及其南北部一带。

    • BYDV侵染对燕麦总酚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2020(5):29-35.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0.05.005

      摘要 (19) HTML (0) PDF 1.15 M (2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燕麦在蚜虫和大麦黄矮病毒(BYDV)为害后的生理响应,研究了接种蚜虫和BYDV后不同时间( 0,7,14,21,28,35 d),燕麦叶片的总酚、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蚜虫为害和BYDV侵染对燕麦总酚和渗透调节物质有显著影响。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总酚含量呈明显上升趋势,接毒处理(接种携带BYDV的蚜虫)在接种35 d后较不接毒对照高38.96%(P<0.05);可溶性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接种后21 d,接毒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接虫处理,且较对照高41.59%。;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下降,接种后28 d和35 d,接毒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较接虫处理分别降低了20.40%和15.81%;脯氨酸含量总体逐渐升高,接种后14~21 d,接毒处理脯氨酸含量持续升高并达到最大值,较接虫处理高27.02%(P<0.05)。

    •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中国生境质量时空演变分析

      2020(5):36-42,51.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0.05.006

      摘要 (55) HTML (0) PDF 2.46 M (5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评估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境质量,揭示人类活动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应用InVEST模型、核密度估计法和标准差椭圆分析了我国2000、2005、2010、2018年生境质量时空演变与重心转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8年我国的生境质量整体空间格局较为稳定,城乡接合部是生境质量降低最为剧烈的区域;(2)研究期内生境质量变化经历了活跃-相对冷却-活跃的阶段,由东南沿海向内陆转移,长江流域成为新的生境质量变化活跃区,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的差异;(3)2000~2018年生境质量变化重心经历了先向东南,再向西北变化的反复过程,变化主要方向为西北-东南方向。

    • 坡向和建植年限对3种冷季型草坪草重要值和相对生物量的影响

      2020(5):43-51.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0.05.007

      摘要 (30) HTML (0) PDF 1.00 M (1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紫色土丘3个坡向(A-半阴坡EN 40°,B-阳坡WS 33°,C-阴坡WN 29°)上,以建植的高羊茅、多年生黑麦草和草地早熟禾混播草坪为研究对象,于建成后1~5 a分析3种草坪草相对密度、重要值、相对生物量及生长特点的变化,研究坡向和建植年限对草坪草重要值和相对生物量及根冠比的影响。结果表明:1)坡向和建植年限影响草坪草比例,入侵杂草种类和数量受坡向影响,建植年限决定草坪草退化速度,B坡群落组成高于A和C,3种草坪草比例逐年下降。2)坡向和建植年限影响草坪草相对密度和重要值(P<0.05),建植2~3年相对密度下降约60个百分点,重要值下降约70个百分点,C坡相对密度和重要值在建植1~2年大于A和B坡(P<0.05),B坡在建植3~5年大于A和C坡(P<0.05)。3)坡向和建植年限影响草坪草绝对生物量和相对生物量,建植年限对草坪草绝对生物量和相对生物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多年生黑麦草>草地早熟禾>高羊茅,坡向对相对生物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草地早熟禾>多年生黑麦草>高羊茅,相对生物量均逐年降低(P<0.05);建植2~5年高羊茅绝对生物量B坡大于A和C坡,多年生黑麦草和草地早熟禾的相对生物量C坡大于A和B坡(P<0.05)。4)坡向和建植年限影响草坪草单株生物量(P<0.05),3种草坪草单株生物量在2~3年增加而4~5年下降(P<0.05),建植2~3年高羊茅单株生物量B坡大于A和C坡,多年生黑麦草和草地早熟禾则C坡大于A和B坡(P<0.05);第4年C坡3种草坪草单株生物量最大,B坡最小。5)坡向和建植年限影响草坪草根冠比,坡向对根冠比影响的大小顺序为草地早熟禾>多年生黑麦草>高羊茅,建植年限对根冠比影响大小顺序为高羊茅>草地早熟禾>多年生黑麦草,B坡3种草坪植物的根冠比大于A和C坡。综上,坡向主要影响群落组成和优势种种类,建植年限主要影响草坪生物量及单株生物量,坡向和年限共同作用降低了草坪草重要值、相对密度、相对生物量及生长能力,导致草坪严重退化。

    • 青藏高原东缘高原鼢鼠分布区的环境因子特征研究

      2020(5):52-58.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0.05.008

      摘要 (25) HTML (0) PDF 1.28 M (2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物种分布是物种对环境长期适应和选择的结果,研究物种分布对于了解种群特征以及种群与环境的关系有特殊意义。为客观反映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地理分布范围,并探讨高原鼢鼠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在青藏高原东缘实地调查238处高原鼢鼠分布点,并从WorldClim和SoilGrid数据库分别选取19个气候变量和4个土壤变量,分析高原鼢鼠分布区的环境因子特征。结果表明:高原鼢鼠主要分布在E 100°~102°、N 34°~36°N以及海拔3 000~4 000 m的高寒草甸区;青藏高原温度日较差、最暖月最高温、最湿季平均温、最暖季平均温、年均降水量、最湿月降水量以及最湿季降水量是影响高原鼢鼠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高原鼢鼠分布与这些气候因子均表现出单峰响应关系。此外,高原鼢鼠分布与土壤因子(土壤水分含量、土壤容重、土壤粘粒含量和土壤砂粒含量)也表现出单峰响应关系。

    • 长期放牧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不同功能群植物重要值的影响

      2020(5):59-67.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0.05.009

      摘要 (33) HTML (0) PDF 1.35 M (3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长期放牧对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荒漠草原植物功能群结构特征的影响,以内蒙古四子王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5月至9月对围封14年(2004~2018年)、不同放牧处理样地的物种组成、植物高度、盖度、密度进行测定,并对植物群落重要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月、6月和9月对照区和放牧区多年生丛生禾草重要值明显大于其他功能群植物;5月至9月放牧区优势功能群多年生丛生禾草重要值呈增加-降低-增加的变化趋势,而对照区则是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除多年生杂类草外,其他功能群植物重要值与载畜率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其中多年生丛生禾草重要值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他功能群植物重要值均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降低。研究认为,短花针茅荒漠草原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多年生丛生禾草的优势度逐渐增强,而其他功能群的植物优势度逐渐被削弱,尤其是多年生根茎禾草、灌木和半灌木功能群。灌木和半灌木功能群植物特征对于衡量草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拟合方程得出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实现可持续利用的最佳载畜率为1.268 4羊单位/(hm2·a)。

    • 12株植物根际促生菌促生功能稳定性评价及鉴定

      2020(5):68-75.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0.05.010

      摘要 (25) HTML (0) PDF 1.27 M (3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12株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进行促生功能(固氮、溶磷、分泌IAA)稳定性评价,选取促生功能稳定性良好的PGPR菌株,结合菌株形态学特征、主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分子特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Jm92、W5、PCRP-5、G、pwxp8、Lx191与Jx59共7株菌促生功能稳定性较好,可应用于后续微生物菌剂的开发; 7株菌有1株属于短波单胞菌属(Brevunmdimonas),2株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4株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 科尔沁沙地二龄紫花苜蓿草地土壤养分及化学计量特征研究

      2020(5):76-82.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0.05.011

      摘要 (30) HTML (0) PDF 1015.01 K (2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明确科尔沁沙地二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草地土壤养分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以原生草地为对照,分层采集0~100 cm土壤样品,分析不同土层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碳、全氮、全磷质量分数并计算碳氮磷化学计量比。结果表明:二龄紫花苜蓿草地0~100 cm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碳、全氮、全磷质量分数分别为38.58~78.1 mg/kg、23.01~46.08 mg/kg、60.66~119.74 mg/kg、3.136~8.878 g/kg、0.253~0.953 g/kg、0.476~0.783 g/kg,均值较原生草地分别增加62.55%、-6.57%、19.68%、48.30%、100.81%、40.50%;二龄紫花苜蓿草地表层(0~10 cm)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碳、全氮、全磷质量分数分别降低53.91%、16.12%、50.09%、66.76%、70.81%、37.65%;在10~100 cm土层,二龄紫花苜蓿草地土壤养分质量分数(除有效磷外)均有所提高;二龄紫花苜蓿草地土壤C/N、C/P、N/P较低,均值分别为9.602、0.992、9.189,C、N、P元素的缺乏程度为C>N>P;土壤全氮质量分数对土壤C/N、N/P的影响最大,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对C/P的影响最大。

    • 甘肃省违法占用耕地的生态服务价值损失计量研究

      2020(5):83-90.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0.05.012

      摘要 (26) HTML (0) PDF 2.11 M (1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定量化研究违法占用耕地过程中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所导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以甘肃省为例,从县域尺度出发,运用当量因子法,对其2010~2015年违法占用耕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量进行计量,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河西地区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中东部地区相对较低;(2)2010~2015年甘肃省土壤保持功能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量(4 326.47万元)对违法占用耕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量贡献率最大;水文调节功能的生态服务价值损失量(2 436.32万元)、减少率(85.58%)和减少量(762.79万元)均为最大;(3)空间分布上甘南高原和陇南山地损失量居多,河西走廊及陇中黄土高原较少,整体由兰州市中心城区向周边县域扩展。因此,研究在加强耕地保护与违法占用耕地执法力度的基础上,可同时为生态地域特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的甘肃省生态功能区划与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提供相应的参考与依据,从而实现区域生态环境综合管理。

    • 不同生育时期鹰嘴紫云英根系数量特征及固土能力研究

      2020(5):91-97.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0.05.013

      摘要 (25) HTML (0) PDF 1.36 M (2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探究鹰嘴紫云英(Astragalus cicer)根系在贫瘠土壤条件下的发育情况,测定了不同发育时期的根系数量特征,包括根系表面积、体积、分枝数、累计根长、累计根表面积、累计根体积及不同时期的侧根分级和根干重,结果表明:贫瘠土壤条件下,鹰嘴紫云英侧根错综复杂,呈网状分布;苗期Ⅰ级侧根占根系比例最高,成熟期最低,所占比例分别为52.8%、14.93%;而Ⅱ级侧根占根系比例呈先增加后减少,在分枝期到达最大值,为66.43%;成熟期Ⅲ级侧根占根系比例最高,苗期最低,所占比例分别为47.9%、12.1%。同一生育时期各级侧根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从整个生育期来看,在分枝期根系生长发育最为活跃。苗期代表根径级为0~1 mm,分枝期、开花期、结荚期和成熟期代表根径级为0~1.5 mm。同时,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根系的固土能力逐步增强。综上表明,鹰嘴紫云英在贫瘠土壤条件下根系的发育能力较强,分枝期整株根干重最高,且在土壤中主要以径级为0~1.5 mm的细根为主,可为防止水土流失的适宜材料。

    • 不同刈割时期与干燥方式对大麦饲草品质的影响

      2020(5):98-101.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0.05.014

      摘要 (16) HTML (0) PDF 975.70 K (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不同刈割时期与干燥方式对大麦(Hordeum vulgare)饲草品质的影响,以饲料大麦品种皖饲2号和皖饲啤14008为对象,比较了3个刈割时期(抽穗期、灌浆期和乳熟期)和2种干燥方式(烘箱烘干、自然晾干)下饲草品质的差异。结果显示:两个大麦品种随着刈割期的后移,饲草粗蛋白质量分数不断下降,其中抽穗期粗蛋白质量分数最高;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质量分数先升高后降低,相对饲用价值则先降低后升高;木质素质量分数、鲜重、干重和粗蛋白产量不断上升,于乳熟期达最高值。烘箱烘干与自然晾干相比,大麦饲草粗蛋白质量分数高,粗纤维质量分数低,饲草品质比自然晾干好。因此,抽穗期刈割大麦,饲草品质好,可直接青饲或制成干草,而乳熟期刈割大麦,能兼顾营养产量和品质,适宜制作青贮饲料;采用设备烘干,能更有效保障大麦饲草品质。

    • 响应面优化黑曲霉和酿酒酵母发酵豆粕的条件

      2020(5):102-107,115.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0.05.015

      摘要 (17) HTML (0) PDF 1.70 M (5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豆粕、麸皮和糖蜜为发酵原料,利用黑曲霉和酿酒酵母复合菌发酵生产饲料蛋白。首先利用单因素试验优化了豆粕蛋白发酵条件(接种量、温度和发酵时间)和发酵培养基成分(料水比、麸皮和糖蜜添加量),再利用响应面法进一步优化了发酵条件。优化结果为:装料量为25 g(其中豆粕、麸皮和糖蜜分别为90%、7%和3%),MgSO4 0.375 g, (NH4)2SO4 0.25 g,尿素0.25 g, K2HPO4 0.25 g,料水比1∶1,菌液接种量16%,33.2℃发酵86.6 h。优化后粗蛋白和真蛋白含量分别为57.59%和53.65%,比优化前分别提高17.42%和24.59%;活菌数达到3.62×109cfu/g;脲酶活性降低了92.41%。经过优化的复合菌发酵豆粕可以提高豆粕的蛋白含量,有效地降解了抗原蛋白和营养抑制因子,提高了畜禽对豆粕的消化利用率,该发酵工艺可为发酵豆粕工业化生产提供优化依据。

    • 红三叶新品系的抗旱性研究

      2020(5):108-115.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0.05.016

      摘要 (23) HTML (0) PDF 1.14 M (2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评价红三叶新品系(R)的抗旱性,以岷山红三叶(CK1)和甘红1号红三叶(CK2)为对照,采用人工控制干旱胁迫鉴定法,研究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参试红三叶材料的7项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3个红三叶材料中,R的平均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干旱胁迫使红三叶材料的平均叶片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逐渐升高,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从红三叶材料与干旱胁迫时间交互作用来看,R的叶片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变化幅度较小,可溶性糖含量和丙二醛含量变化幅度较大,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利用隶属函数法对3个红三叶材料的抗旱性综合评价得出,3个红三叶材料的抗旱性顺序依次为:R>CK2>CK1。

    • 轮作绿肥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2020(5):116-123.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0.05.017

      摘要 (20) HTML (0) PDF 1.31 M (2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明确种植和翻压绿肥改良和培肥土壤的效果,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种植和翻压箭筈豌豆、大豆、沙打旺、红豆草、蚕豆、玉米、毛苕子、紫花苜蓿、豌豆9种绿肥作物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除硝酸还原酶和放线菌外,2018年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及细菌、真菌数量均较2017年高;与对照(休闲)相比,种植箭筈豌豆显著升高脲酶活性,种植大豆显著提升碱性磷酸酶活性,种植红豆草显著提高细菌数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种植蚕豆显著提高真菌数量。经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得出,轮作蚕豆、红豆草、毛苕子,其培肥地力的效果优于休闲,轮作箭筈豌豆、沙打旺、大豆、玉米、紫花苜蓿、豌豆,其培肥地力的效果不如休闲。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蚕豆、红豆草、毛苕子是首选推广的优质绿肥作物。

    • 兰州市屋顶绿化3种植物配置模式生态效益研究

      2020(5):124-128.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0.05.018

      摘要 (23) HTML (0) PDF 1.15 M (2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屋顶绿化的生态效益,以兰州市御景东方住宅小区活动中心三楼绿化屋顶为研究对象,以无绿化植物的裸露屋顶为对照,进行乔-灌、灌-草和地被3种植物配置模式的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和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乔-灌和灌-草配置模式均有极显著的降温效果,平均降低温度为乔-灌(10.36℃)>灌-草(6.27℃)>地被(3.92℃),乔-灌和地被两种配置模式增湿效果没有显著差异,而灌-草配置模式能显著提高环境的相对湿度,增湿幅度灌-草(3.15%)>乔-灌(2.81%)>地被(2.80%),乔-灌和地被配置模式有显著地增加空气负氧离子的效果。空气负氧离子分子浓度为:乔-灌(63.42 个/cm3)>灌-草(52.13 个/cm3)>地被(37.59 个/cm3)>对照(33.98 个/cm3)。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