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第0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报告
    • 兔裸皮蝇对宿主高原鼠兔生理和个性特征的影响

      2021(2):1-10.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1.02.001 CSTR:

      摘要 (27) HTML (0) PDF 3.12 M (1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为研究对象,比较感染与未感染兔裸皮蝇(Oestromyia leporina)的鼠兔生理特征(体重、束缚下的呼吸率和心率、体重矫正的静止代谢率、粪便皮质醇浓度)和个性特征(冒失性、温顺性、探索性)及其关联性。结果表明:与未感染皮蝇的鼠兔相比,感染皮蝇的鼠兔体重、呼吸率、体重矫正的静止代谢率更高,但探索性更低,而心率、皮质醇浓度、冒失性、温顺性等均没有显著差异。在未感染皮蝇的鼠兔群体中,体重与温顺性、心率与皮质醇浓度均呈弱显著的正相关。在感染皮蝇的鼠兔群体中,体重与心率和探索性分别呈显著和弱显著的负相关;体重矫正的静止代谢率与呼吸率和温顺性分别呈显著和弱显著的正相关。说明寄生虫可以操纵宿主的能量收支平衡,寄生使得宿主静止代谢率提高、能量消耗增加,同时探索性降低、能量消耗减少。研究结果为构建寄生状态-生理-行为的共变异网络提供了科学依据。

    • 生物炭-土壤结皮对土壤水分入渗和蒸发特征的影响

      2021(2):11-18.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1.02.002 CSTR:

      摘要 (30) HTML (0) PDF 1.76 M (1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提高降水资源利用效率和选择适宜生物炭覆盖量,采用垂直一维定水头入渗法,研究土壤结皮 (生物炭覆盖量为0×104kg/hm2)、单倍炭-土壤结皮 (生物炭覆盖量为3×104kg/hm2)和双倍炭-土壤结皮 (生物炭覆盖量为6×104kg/hm2)对土壤入渗和蒸发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土壤结皮的累计入渗量、初始入渗速率、稳定入渗速率和平均入渗速率随生物炭覆盖量增加而增加,与土壤结皮相比,单倍炭-土壤结皮的累计入渗量、初始入渗速率、稳定入渗速率和平均入渗速率分别增加16.9%、30.8%、2.6%和16.9%,双倍炭-土壤结皮分别增加32.1%、59.5%、3.7%和32.1%。经过3种模型(Philip、Kostiakov和Horton)模拟精度比较,Horton入渗模型适用于生物炭-土壤结皮的土壤水分入渗特征的模拟。生物炭-土壤结皮的累计蒸发量随生物炭覆盖量增加而减少,与土壤结皮相比,单倍炭-土壤结皮和双倍炭-土壤结皮的0~60 d累计蒸发量分别减少7.4%和12.3%。生物炭-土壤结皮的研究将关注于持水力、疏水性等方面研究。

    • 土壤团聚体微生物量对紫花苜蓿种植年限的响应

      2021(2):19-24.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1.02.003 CSTR:

      摘要 (20) HTML (0) PDF 1.59 M (1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探索苜蓿种植对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土壤质量的影响,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农田(CK)和不同种植年限(3,7,12,18 a)紫花苜蓿地0~20,20~40 cm土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种植年限紫花苜蓿地土壤团聚体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团聚体有机碳、MBC和MBN均在1~0.25 mm粒级团聚体中分布最多,其含量变化分别为6.25~10.37、111.25~343.96和19.04~56.40 mg/kg。当农田更替为苜蓿草地后,随种植年限延长至12 a,各粒级土壤团聚体MBC、MBN含量递增趋势明显,在0~20 cm土层,12a与CK相比分别增加56.21%~65.08%和43.85%~91.72%;0~20 cm土层MBC、MBN均高于20~40 cm土层;>0.25 mm各粒级土壤团聚体MBC/MBN均大于<0.25 mm小团聚体。表明种植紫花苜蓿能改善土壤质量,但种植年限超过12 a,土壤会发生一定程度退化。

    • 祁连山东缘高寒草地植物群落叶绿素高光谱反演模型的建立

      2021(2):25-33.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1.02.004 CSTR:

      摘要 (21) HTML (0) PDF 2.41 M (2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祁连山高寒草地是我国北方草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退化较严重,导致其产量、质量下降。利用ASD地物光谱仪采集了祁连山东缘高寒草地植物群落光谱数据,并利用Person相关系数法、PCA主成分分析法和VIP变量投影重要性法等方法,筛选了与高寒草地植物群落叶绿素相关性较高的原始光谱波段与植被指数,通过多元逐步回归与多元线性回归建立了叶绿素反演模型,为祁连山东缘高寒草地的遥感监测提供技术支撑。结果如下:1)原始光谱384、528、721 nm波段的反射率与高寒草地植物群落的叶绿素相关系数较高,共筛选出522个原始光谱波段作为多元逐步回归变量;2)植被指数RVI、SAVI、NDVI670、VARI、PSRI、ARVI、RGI、GI、OSAVI、GNDVI与群落叶绿素显著相关,且优于单波段原始光谱;3)利用筛选出敏感波段的原始光谱反射率与植被指数指标建立反演模型,其中原始光谱多元逐步回归模型精度(R2=0.889)最高,且模型检验结果较好(R2=0.9161,RMSE=0.05),可作为高寒草地植物群落叶绿素的反演模型。

    • 硅酸盐水泥含量对种基盘特性的影响

      2021(2):34-39.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1.02.005 CSTR:

      摘要 (21) HTML (0) PDF 1.41 M (1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种基盘是一种四周有一定硬度的圆柱状空心植物育苗装置。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基质粘结材料,设置7个浓度(0%,2%、4%、6%、8%、10%、12%,W/W),研究种基盘的抗压强度、保水特性及根系扩展特性。结果表明:低含水率时,水泥含量越高,基盘抗压强度越高,10%和12%水泥含量显著高于对照。随着水泥含量的增加,水泥基质配方的饱和含水量呈降低的趋势,蒸发失水比呈升高的趋势。水泥含量在10%、12%时,种基盘外壁强度大,中心孔内的根系长度比例高于孔外根系的长度比例,其他处理下,孔外的根系长度比例均高于孔内;随着水泥含量的增加,种基盘中心孔内及孔外根系总长度逐渐降低,总根中不同径级的根系长占总根长的比例为细根远大于中根及粗根。综合硅酸盐水泥处理下种基盘的抗压强度、保水特性及根系扩展特性,水泥含量为2%时效果最好。

    • 硼处理根瘤菌胞外多糖提取条件优化

      2021(2):40-46.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1.02.006 CSTR:

      摘要 (54) HTML (0) PDF 1.70 M (1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研究硼处理根瘤菌12531f胞外多糖的提取条件,以根瘤菌12531f为材料,筛选适宜硼浓度并以此浓度处理为诱导条件,优化三氯乙酸体积分数、醇沉倍数和醇沉时间。结果表明:1 mg/L的硼处理菌株12531f可以显著提高胞外多糖的含量;通过L9(34)正交实验发现,在三氯乙酸体积分数10%、醇沉时间24 h的条件下,醇沉倍数由2倍提高到3倍时,硼处理根瘤菌12531f菌株胞外多糖平均含量最高,达33.23 μg/mL,与优化前相比,胞外多糖含量提高了56.97%。得到纯度高、含杂量低的胞外多糖,有利于进行进一步结构鉴定和分析,为硼处理根瘤菌12531f菌株胞外多糖的进一步研究奠定良好基础。

    • 氮添加对科尔沁沙地羊草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2021(2):47-52.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1.02.007 CSTR:

      摘要 (47) HTML (0) PDF 1.35 M (2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探讨不同施氮水平对沙地羊草草产量、土壤全氮变化及羊草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设置了0(CK)、100、200、300、400 kg/hm2的施氮(纯氮)量。结果表明: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羊草产量呈先增加后平稳的趋势,309.66 kg/hm2施氮量草产量最高,羊草干草产量与施氮量的回归方程为y=-0.073x2+45.21x+3 808;羊草植株粗蛋白含量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呈增加趋势,300 kg/hm2处理水平氮肥利用率最高;羊草生育期内土壤全氮含量、氮肥贡献率、氮肥吸收利用率与其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施氮肥会提高羊草干草粗蛋白水平,施氮水平的高低决定土壤残留氮素的多少。施入309.66 kg/hm2氮时羊草干草产量最高,可以作为科尔沁沙地人工羊草草地的最佳施肥量。

    • 温度和乳酸菌添加剂对燕麦青贮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2021(2):53-59.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1.02.008 CSTR:

      摘要 (27) HTML (0) PDF 1.59 M (1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乳熟期刈割的燕麦为材料,研究温度和乳酸菌添加剂对其青贮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设置无添加(对照,CK)、商业青贮添加剂Synlac I(SLI处理)和人工筛选菌株Lactobacillus rhamnosus HT1(HT1处理)3个处理,分别置于25℃、35℃和45℃下青贮60 d后,取样测定青贮燕麦的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温度的升高,燕麦青贮饲料中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和乳酸含量降低,pH和氨氮含量显著升高(P<0.05)。乳酸菌添加剂能够改善燕麦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25℃下,添加剂处理的青贮饲料霉菌和酵母菌数量低于1.00 log10 cfu/g,丙酸和丁酸均未检出。与HT1处理相比较,SLI处理在25℃下效果更好,水溶性碳水化合物、乳酸和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更高(P<0.05),氨态氮和好气性细菌含量较低(P<0.05)。45℃下则相反,HT1处理效果更优,其水溶性碳水化合物、乳酸和乙酸含量更高,氨态氮、酵母菌和好气性细菌数量较低。且35℃和45℃下HT1处理青贮饲料在有氧发酵阶段pH均小于4.20,有氧稳定性更好。综上所述,HT1处理可以提高燕麦青贮饲料的发酵质量和有氧稳定性,适合用于黄土高原夏季和初秋燕麦青贮饲料调制。

    • 燕麦根腐病病原真菌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2021(2):60-69.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1.02.009 CSTR:

      摘要 (59) HTML (0) PDF 8.95 M (2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集甘肃省通渭县华家岭燕麦主产区燕麦根腐病病株,用组织分离法分离致病菌,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病原菌,以明确引起甘肃省燕麦根腐病病原菌种类,为该病害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从燕麦病根分离并选取的具有代表性的5株真菌,Y2为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Y5为禾谷镰刀菌(F.gramineae)、Y13为串珠赤霉菌(Gibberella moniliformi)、Y18为G.acuminata、Y31为燕麦镰刀菌(F.avenaceum)。致病性测定表明5株真菌均为燕麦根腐病的致病菌,以禾谷镰刀菌致病力最强,茄病镰刀菌致病力最弱,病情指数分别为79.69与47.00。其中茄病镰刀菌、G.acuminata、串珠赤霉菌引起燕麦根腐病为国内首次报道。

    • 老芒麦种质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2021(2):70-74.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1.02.010 CSTR:

      摘要 (49) HTML (0) PDF 1.25 M (2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3个老芒麦种质为材料,采用不同PEG浓度(0%、5%、10%、15%)模拟干旱胁迫,通过老芒麦苗期生理指标的变化,并用隶属函数对3种老芒麦抗旱性进行分析,研究老芒麦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老芒麦种质叶片相对含水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等抗氧化物质均显著增加(P<0.05),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P<0.05);通过隶属函数分析,抗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新品系老芒麦(E02)>呼伦贝尔老芒麦(E03)>川草2号老芒麦(E01)。

    • 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混播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2021(2):75-83.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1.02.011 CSTR:

      摘要 (38) HTML (0) PDF 1.90 M (2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与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均分别按1∶2(记作:A1、B1、C1)、1∶1(A2、B2、C2)和2∶1(A3、B3、C3)比例进行同行混播,以紫花苜蓿单播、相应禾草单播为对照,研究紫花苜蓿与不同多年生禾草混播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苜蓿单播相比,混播提高了0~20 cm土层的土壤碱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与禾草单播相比混播提高了0~20 cm土层脲酶活性以及20~40 cm土层的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紫花苜蓿+无芒雀麦混播处理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紫花苜蓿+苇状羊茅混播处理的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其他组合,土壤蔗糖酶活性为0~20 cm土层紫花苜蓿+苇状羊茅混播和20~40 cm土层紫花苜蓿+草地早熟禾混播处理最高。同组合不同比例处理间,0~20,20~40 cm土层A2、B3、C3处理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最高,A1、B1、C3处理的土壤蔗糖酶最高;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为0~20 cm土层C2处理以及20~40 cm土层C3处理高于其他比例。

    • 2种方法收集3种豆科植物挥发物的成分分析

      2021(2):84-91.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1.02.012 CSTR:

      摘要 (131) HTML (0) PDF 1.77 M (2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活体植物动态顶空吸附法(DHA)和固相微萃取法(SPME)收集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黑豆(black soybean)和野大豆(Glycine soja)3种豆科植物气味挥发物,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3种植物挥发物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探究了不同收集方法对豆科植物挥发物组分分析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植物通过2种方法收集到7类化合物:醇、醛、酸、酯、酮、萜和烃类,动态顶空法收集到的挥发物组分与固相微萃取收集到的组分不同。挥发物扁蓿豆动态顶空法收集到33种,固相微萃取法收集到24种;黑豆和野大豆动态顶空法收集到18种和16种,固相微萃取法收集到24种和22种。2种收集方法检测出扁蓿豆中有6种相同化合物,黑豆和野大豆中的相同化合物分别为3种和4种;其中,4-乙基苯甲醛和乙酸叶醇酯是3种豆科植物的共有化合物。动态顶空吸附法收集的挥发物以酯类为主,固相微萃取法收集挥发物以醇类为主。动态顶空吸附法可反映植物近自然状态,因此建议使用该法收集活体植物挥发物。该研究结果可初步确定豆科植物挥发性成分,为进一步筛选豆科植物中对昆虫具有引诱活性的挥发物提供参考。

    • 高寒地区15份早熟禾属野生牧草种质材料评价

      2021(2):92-99.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1.02.013 CSTR:

      摘要 (30) HTML (0) PDF 1.58 M (1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有效挖掘高原地区野生早熟禾属资源,更好地应用于畜牧生产和退化草地的补播建植,对采自青藏高原地区的15份早熟禾野生种质材料的生育期、形态特征指标、生物产量和种子发芽相关指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所有野生材料中,早熟禾P1和P2、波密早熟禾P13和草地早熟禾P15的生育期较长,可保持较长绿期。P2和2种冷地早熟禾资源P6、P7的鲜草产量、发芽势在所有材料中较高,华灰早熟禾P11的茎叶比最小,有较好的生产性能,适合刈割饲用,可作为饲草型草的选育材料;P1、P2和冷地早熟禾P9等的发芽率均在70%以上,有利于退化草地的补播修复。

    • NaCl胁迫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2021(2):100-104.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1.02.014 CSTR:

      摘要 (23) HTML (0) PDF 1.26 M (2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紫花苜蓿种子为材料,利用培养皿开展种子发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NaCl胁迫显著抑制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幼苗的生长,对根的生长抑制性大于苗和全株;NaCl胁迫下,苜蓿幼苗体内保护性物质(超氧化歧化酶、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等)降低了丙二醛的水平。因此,苜蓿可通过自身生理调节作用,减轻NaCl胁迫对其的伤害。

    • 放牧模式对祁连山东缘高寒草甸土壤理化特性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2021(2):105-112.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1.02.015 CSTR:

      摘要 (67) HTML (0) PDF 1.80 M (2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阐明不同放牧模式对土壤理化特性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为祁连山东缘高寒草甸的管理利用提供参考。选择划区轮牧(RG)、禁牧(PG)、轻度放牧(LG)和生长季休牧(GSG)4种放牧模式下的样地,检测各样地间植被群落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和土壤养分等指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LG样地0~3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最高,且20~30 cm土层LG的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RG、GSG和PG样地的土壤含水量(P<0.05),LG样地0~30 cm土层土壤容重最低,但放牧模式对土壤pH值无显著影响,pH值均在7.0~7.8;GSG样地1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显著高于PG样地(P<0.05),PG样地0~10 cm土层土壤全钾含量显著高于RG样地(P<0.05),LG和GSG样地20~30 cm土层土壤全钾含量显著高于RG和PG样地(P<0.05);2)LG样地物种均匀度、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均最高;3)冗余分析表明,不同放牧模式下土壤全钾、含水量、容重和pH值等是影响群落物种多样性的重要因素。综合分析,轻度放牧模式能有效改善草地土壤和植被状况。

    • 11份草地早熟禾种质材料对PEG-6000胁迫的生理响应和耐旱性评价

      2021(2):113-121.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1.02.016 CSTR:

      摘要 (23) HTML (0) PDF 1.87 M (2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鉴定评价11份不同草地早熟禾种质材料幼苗的耐旱性,将种子播种于育苗钵中,待幼苗生长至4~5片真叶时进行15%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测定相对含水量(RW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叶绿素(Chl)、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SS)含量。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11份草地早熟禾种质材料RWC和Chl含量显著降低,而SOD、POD、CAT、Pro、MDA和SS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利用隶属函数法分析得出11份供试材料耐旱性强弱排序依次为10-202>秦州>橄榄球>午夜2号>清水>10-130>09-085>天水>解放者>蓝月>09-61。因此10-202和秦州可作为选育耐旱品种的候选材料。

    • 采收期对膜荚黄芪叶茶生物活性成分的影响

      2021(2):122-128.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1.02.017 CSTR:

      摘要 (50) HTML (0) PDF 1.58 M (1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是药食同源黄芪的基原植物之一,成药期枝叶繁茂,为开发中药资源功能叶产品,在其成药栽培期每15 d采摘1次叶片,按绿茶加工工艺制成叶茶,系统测定不同采收期叶茶内生物活性成分,旨在探寻膜荚黄芪叶茶的最佳采收期和资源利用潜力。结果表明:叶茶生物活性成分随采收时间的不同而异,黄酮类和多酚类含量均随采收期的延后先升高后下降,总黄酮含量分别为:6月30日(17.06%) > 6月15日(16.62%) > 5月30日(16.53%) > 7月15日(15.73%);4个采收期多酚含量依次为:4.49%、5.63%、5.50%、5.31%;多糖和水浸出物、醇浸出物含量均随采收期延后显著提高,含量依次为:5月30日(4.98%、47.16%、47.01%)<6月15日(6.00%、48.79%、47.40%)<6月30日(6.90%、49.08%、47.70%)<7月15日(7.80%、50.29%、48.36%)。随采收时间延后黄芪叶茶总抗氧化生物活性成分先升高后下降,营养成分含量持续升高,即抗氧化生物活性成分:6月30日(29.46%)>7月15日(28.83%) > 6月15日(28.25%) > 5月30日(26.00%),营养成分7月15日(98.65%) > 6月30日(96.78%)> 6月15日(96.19%)>5月30日(94.17%)。浸出物与多糖和多酚含量均呈正相关,与黄酮含量呈负相关。说明中药资源膜荚黄芪叶茶是良好的药食同源功能产品,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力,以6月30日至7月15日为最佳采收期。

    • 宁夏六盘山区7个饲用燕麦品种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2021(2):129-135.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1.02.018 CSTR:

      摘要 (78) HTML (0) PDF 1.42 M (2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7个饲用燕麦品种的若干农艺性状、草产量、营养品质进行评价与筛选,并对各指标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以筛选出综合表现优良的饲用燕麦品种。结果表明:综合表现优良的品种是甜燕2号、甜燕1号、牧王;旗叶叶面积与粗蛋白含量极显著正相关,鲜干比与粗纤维极显著正相关,干草产量与中性洗涤纤维极显著正相关,与相对饲用价值显著负相关,相对饲用价值与中性洗涤纤维极显著负相关,与酸性洗涤纤维显著负相关。

    • 天津地区饲用高粱属作物品种生长适应性比较

      2021(2):136-142.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1.02.019 CSTR:

      摘要 (60) HTML (0) PDF 1.39 M (1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筛选适宜天津地区种植的饲用高粱属作物品种,于2019年在天津市宁河区实验林场选择了21个饲用高粱属作物品种,进行物候期观测、农艺性状比较及在抽穗期收获后测定鲜草产量及干草产量。结果表明:参试的饲用高粱属作物品种的物候期有显著差异,其中晋牧1号、晋牧3号的生育期最短,光明星、甘露400的生育期最长。辽甜13号的株高最大,其次是辽甜6号、通甜1号、苏丹草A535XR43-02、苏丹草A506XR43-03、辽甜3号;金冠的株高最小,显著低于除高优123外的其他参试品种(P<0.05)。参试品种的叶干重和茎干重占总干物质重的比值有显著差异(P<0.05)。辽甜13号、辽甜3号的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均排在前2位。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可将21个饲用高粱品种分为4类。不同饲用高粱属作物品种在天津地区的综合表现差异显著,其中,辽甜6号、通甜1号、辽甜13号、苏丹草A535XR43-02、苏丹草A506XR43-03、冀草2号、冀草8号、辽甜1号和辽甜3号等品种在天津地区均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作为优质饲草品种的备选材料在天津及周边地区推广种植。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