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第0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报告
    • 不同海拔梯牧草生物型种群构件的生物量分配策略

      2021(3):1-8.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1.03.001

      摘要 (36) HTML (0) PDF 2.04 M (1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不同海拔条件下梯牧草各构件的生物量分配特征,在梯牧草分布区域,按照不同海拔梯度设置样地,对成熟期梯牧草种群个体构件生物量分配策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海拔地段,梯牧草各构件生物量大小均表现为茎>根>穗>叶;生物量分配为营养分配>储藏分配>繁殖分配;(2)不同海拔地段,根、茎、叶及穗生物量对梯牧草株体生物量的贡献率不同,海拔2 000 m处,生物量对株体生物量的贡献率均最大;(3)各海拔条件下,梯牧草种群根、茎、叶及穗生物量与全株生物量呈幂函数的正相关关系,各构件生物量均随单株大小的增加而增加;(4)梯牧草在生长过程中,构件大小与单株个体大小呈异速生长关系,不同海拔下,呈显著或不显著的异速生长变化。研究结果可为优异种质筛选提供背景资料。

    • 放牧模式对祁连山东缘高寒草甸植被特征的影响

      2021(3):9-18.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1.03.002

      摘要 (23) HTML (0) PDF 2.52 M (2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明晰不同放牧模式对高寒草甸植被特征的影响,以祁连山东缘全年连续放牧(CG)、冷季重度放牧(HG)、冷季轻度放牧(LG)、全年划区轮牧(RG)和全年禁牧(NG)5种不同模式放牧草地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植物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植物群落的盖度、密度、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和辛普森指数均在RG样地最高,而在CG样地最低。此外,NG样地禾本科植物密度显著提高,莎草科、豆科、杂类草植物密度、群落总密度、植物群落物种数和多样性降低,和RG样地相比,NG样地总物种数减少了20种。因此,为期5年禁牧致使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结构单一化,不利于植物多样性的维持。从提高生产力和植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全年划区轮牧是祁连山东缘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最佳放牧模式。

    • 紫花苜蓿与3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轮作的土壤养分生长季动态比较

      2021(3):19-25.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1.03.003

      摘要 (29) HTML (0) PDF 1.69 M (2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紫花苜蓿与多年生禾本科牧草轮作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以5龄紫花苜蓿(A)为前茬,设紫花苜蓿—草地早熟禾(AK)、紫花苜蓿—无芒雀麦(AS)、紫花苜蓿—苇状羊茅(AT)3种轮作模式,以连作紫花苜蓿(AA)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处理在生长季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0~20 cm土层,在第1茬牧草刈割后,牧草生长季中和生长季末3个时间点:AS轮作较AA连作有机质含量分别降低9.99%、9.28%、7.81%,AT轮作较AA连作全氮含量分别降低13.30%、6.76%、11.41%,AT轮作较AA连作碱解氮含量分别降低11.72%、18.13%、12.30%,AT轮作较AA连作全磷含量分别降低4.95%、5.23%、6.42%,AK轮作较AA连作有效磷含量分别提高13.25%、13.16%、10.83%。在20~40 cm土层3个生长季时间点;AT轮作较AA有机质含量分别降低15.57%、12.38%、13.56%,AT轮作较AA连作全氮含量分别降低7.44%、3.76%、5.67%,AT轮作较AA连作分别碱解氮含量分别降低16.49%、17.87%、18.45%,AK轮作较AA连作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19.87%、16.72%、12.55%。紫花苜蓿后茬种植禾本科牧草,会降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并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对全磷含量无显著影响。

    • 甘肃省胡枝子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021(3):26-31.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1.03.004

      摘要 (64) HTML (0) PDF 3.54 M (2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甘肃胡枝子属10个种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并利用10对紫花苜蓿和4对山生柳SSR引物对胡枝子进行了通用性分析,筛选出7对重复性高、条带清晰的引物,获得105个SSR多态性位点,多态性达83%。引物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91,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51。各引物的Shannon指数的多态性平均为0.44。用非加权平均聚类法(UPGMA)进行聚类,将甘肃省胡枝子属植物大体分为3类群。多花胡枝子、美丽胡枝子相聚,再与阴山胡枝子归为一类群;截叶胡枝子、尖叶胡枝子、达乌里胡枝子、牛枝子和绒毛胡枝子为第2类群;二色胡枝子和细梗胡枝子聚为第3类群。结果表明SSR标记可作为胡枝子属种间及种内遗传分析的有力工具,胡枝子种质材料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 盐胁迫对2种冷季型草坪草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2021(3):32-40.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1.03.005

      摘要 (20) HTML (0) PDF 1.90 M (1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讨单盐NaCl对带菌(E+)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不带菌(E-)醉马草、高羊茅品种侠客岛(Festuca arundinacea cv.Island)和猎狗6号(F.arundinacea cv.Hound 6)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明确单盐NaCl对幼苗苗长、根长、根冠比、抗氧化酶、渗透调节物质和丙二醛(MDA)的影响。以E+醉马草(A1)、E-醉马草(A2)、高羊茅-侠客岛(A3)和高羊茅-猎狗6号(A4)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质量分数为0.1%、0.3%、0.5%、0.7%和0.9%的NaCl溶液处理幼苗,测定苗长、根长、根冠比、脯氨酸(proline)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合模糊隶属函数评价4种种质的耐盐性,采用主成分分析明确种质幼苗耐盐性的主要评价指标,并以种质幼苗相对胚根长为因变量,NaCl浓度为自变量进行曲线回归分析,确定4种种质的耐NaCl阈值。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幼苗苗长、根长随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且重度盐胁迫(0.7%和0.9%)显著抑制幼苗生长(P<0.05);0.1%和0.3% NaCl盐胁迫可显著增加幼苗Na+/K+(P<0.05);幼苗体内Pro含量、POD和SOD活性随着盐胁迫程度增加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重度盐胁迫(=0.7%)下3者较对照组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幼苗体内MDA含量随盐浓度上升而上升,与对照组相比重度盐胁迫下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综合耐盐性从大到小依次为A1>A2>A4>A3,POD和SOD活性、根长、proline含量为幼苗耐盐综合评价的主要指标。

    • 淤地坝沟道植被覆盖/土地利用和土壤水分的分析

      2021(3):41-47.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1.03.006

      摘要 (47) HTML (0) PDF 4.49 M (2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水分条件是限制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生长的决定性因素,在水土流失严重的沟道中淤地坝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用GF-2号卫星遥感影像和实地调查数据,基于Arc Map 10.5和eCognition 9.0、ENVI 5.3软件平台分析了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西北部有坝沟道和无坝沟道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水分的差异。结果表明:1)植被覆盖度,有坝沟道高于无坝沟道2.17%,有坝沟道在高覆盖度下林地覆盖率最高,占总面积的31.82%。而无坝沟道在极低覆盖度下草地覆盖度最高,占总面积的 27.53%,有坝草地和无坝草地均在极低覆盖度时达到最高值。2)土地利用类型,有坝沟道为:林地 > 草地 > 其他土地 >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无坝沟道为:草地 > 林地 > 其他土地。3)土壤水分,有坝沟道土壤水分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无坝沟道则相反;土壤深度在180~200 cm 时,有坝沟道的土壤水分明显高于无坝沟道,是植被覆盖度高的主要因素。黄土沟壑区淤地坝可提高控制区域的植被质量及覆盖度,有坝沟道土地利用类型较优,土壤水分较高,对治理沟道水土流失和改善流域内生态环境有显著作用。

    •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不同草地类型地上生物量和土壤微量元素特征分析

      2021(3):48-56.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1.03.007

      摘要 (106) HTML (0) PDF 2.04 M (2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祁连山保护区5个主要草地类型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草地类型植被及土壤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应用冗余分析(RDA)分析了微量元素对植被特征的解释关系。研究发现:1)不同类型草地植被总盖度依次为高寒草甸>温性草原>高寒草原>温性荒漠>高寒荒漠,草层高度依次为温性荒漠>温性草原>高寒草原>高寒草甸>高寒荒漠,地上生物量依次为温性草原>高寒草原>高寒草甸>温性荒漠>高寒荒漠;禾本科、豆科和杂类草生物量及比例因草地类型而异;2)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温性荒漠和高寒荒漠土壤Mg含量降低,Mn、Zn、Fe、Cu和Mo含量升高,而高寒草甸、温性草原和高寒草原的土壤Mg、Mn和Zn含量先升高后降低,Fe、Cu和Mo含量降低;3)不同类型草地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因草地类型而异。RDA分析发现,影响草地植被特征重要性依次为Mg>Zn>Cu>Mn,且Mg对植被特征的影响达显著水平。综上所述,土壤微量元素Mg、Zn、Cu和Mn与草地植被关系密切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草地植被状况,尤其土壤Mg含量。

    • 甘农1号黑麦在青藏高原高寒牧区的生产性能研究

      2021(3):57-62.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1.03.008

      摘要 (35) HTML (0) PDF 1.44 M (2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甘农1号黑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冬牧70黑麦品种为对照,通过测定其在青藏高寒牧区(青海同德、铁卜加,西藏曲水,四川道孚、西昌和红原,甘肃合作)的草产量,以研究其丰产性和稳产性。结果表明:单因素间,2个黑麦品种中甘农1号在7个试验点的平均干草产量(11.94 t/hm2)显著高于冬牧70(7.23 t/hm2);7个试验点中,西昌点2个黑麦品种的干草产量(11.86 t/hm2)高于其他试验点;2019年2个黑麦品种的平均干草产量(10.12 t/hm2)高于2018年(9.05 t/hm2)。2因素间,品种×试验点交互作用中,甘农1号黑麦在合作点的平均干草产量(15.91 t/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品种×年份交互作用,2019年甘农1号黑麦的平均干草产量(12.70 t/hm2)显著高于冬牧70;试验点×年份交互作用中,合作点2019年2个黑麦品种的平均干草产量(17.34 t/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品种×试验点×年份3因素交互作用中,2019年合作点甘农1号黑麦的干草产量(23.69 t/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合评价表明,甘农1号黑麦适合青藏高寒牧区的气候条件,草产量高,丰产性和稳产性好,甘肃省合作市适合甘农1号黑麦种植。

    • 老芒麦幼苗糖代谢对PEG模拟干旱胁迫的响应

      2021(3):63-69.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1.03.009

      摘要 (20) HTML (0) PDF 1.83 M (1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青牧1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cv.Qingmu No.1)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PEG模拟干旱胁迫,研究干旱对老芒麦幼苗糖代谢产物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持续,老芒麦幼苗体内糖代谢相关产物含量及相关酶活性均发生改变,且高浓度干旱胁迫下变化幅度更明显。其中,低浓度处理下,蔗糖合成酶(Sucrose synthase,SS)活性较对照无显著变化,蔗糖磷酸合成酶(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SPS)活性于胁迫第8 d最大,增幅22.10%;酸性转化酶(Acid invertase,AI)和中性转化酶(Neutral invertase,NI)活性分别于第4 d和第12 d最强;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呈升-降-升趋势;蔗糖含量无显著变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分别于第8 d和第4 d最大,增幅分别为53.06%和46.33%;高浓度胁迫下, SS、SPS、AI和NI活性最强时期集中于胁迫8~12 d,且均显著高于各自对照和低浓度胁迫;可溶性糖含量于胁迫第20 d达最大;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在胁迫中期(4~8 d)显著增加;综上所述,干旱胁迫下,老芒麦幼苗通过积累糖代谢产物含量和提高相关酶活性来适应干旱,从而提高老芒麦的抗旱能力。

    • 温度和稃壳去除对甘肃野生草地早熟禾发芽特性和多胚苗频率的影响

      2021(3):70-77.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1.03.010

      摘要 (47) HTML (0) PDF 1.66 M (1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7个甘肃野生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种质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温度和是否除稃壳对草地早熟禾发芽和多胚苗频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材料的发芽势、发芽率、二胚率、三胚率以及多胚率在不同温度以及除稃壳后表现均不相同。这表明草地早熟禾的发芽情况和多胚率因材料来源、萌发温度和种子状态的不同而异。综合分析表明,除肃南和秦州采集的种子外,适当降低萌发温度可显著提高其余野生草地早熟禾种质材料的发芽率,不同的是,清水和甘谷采集的种子在除稃壳后,提高幅度更大;多胚苗频率的变化不同于发芽率,其中陇南和甘谷采集的种子多胚苗频率不随温度和种子状态变化而改变,其余5个材料的多胚率均在去除稃壳后显著增加,材料之间的差异性为甘南和定西采集的种子在30℃达到最大,清水和肃南采集的种子25℃为最大值,而秦州采集的种子在20℃最大。由此可见,实际生产中若要提高草地早熟禾的多胚率,可以通过控制种子萌发温度和去除稃壳得以实现。然而,具体的草地早熟禾材料还需要提前进行试验才能确定适宜的萌发温度以及是否去除稃壳。

    • 非洲科摩罗体育场草坪建植与养护条件分析

      2021(3):78-83.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1.03.011

      摘要 (21) HTML (0) PDF 1.59 M (2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动场草坪是反映运动场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其场地质量主要取决于草坪的建植与养护。运动场草坪的建植与养护需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地域、气候、水分、土壤等因素进行多方面综合分析。通过对科摩罗建植条件的分析,探究出了影响莫罗尼运动场建植的草坪种类、气候条件、土质条件等核心要素,提出了一系列针对莫罗尼运动场的建植与养护措施,总结出适合非洲国家条件恶劣地区的运动场建植方案,以期为未来非洲地区运动场草坪的建植与养护提供参考。

    • 5-ALA浸种对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2021(3):84-90.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1.03.012

      摘要 (23) HTML (0) PDF 1.51 M (2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探究干旱胁迫下5-氨基乙酰丙酸(5-ALA)溶液浸种对紫花苜蓿的调控作用,以紫花苜蓿品种中苜1号(Medicago sativa cv.Zhongmu No.1,ZM)和阿尔冈金(Medicago sativa cv.Algonguin,AG)为供试材料,了解不同浓度(0,5,10,25,50,75,100 mg/L)5-ALA溶液浸种对15%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条件下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结果表明:当5-ALA浓度为10 mg/L时,AG的发芽率最大,为91.0%,而当浓度为50 mg/L时,ZM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最大,分别为98.0%和79.5%。当5-ALA浓度为50 mg/L时,AG和ZM的根重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8 mg和7.5 mg;当5-ALA浓度为5 mg/L时,AG和ZM的芽重最大,分别为11.4和10.5 mg,表明高浓度5-ALA溶液浸种促进幼苗根系生长而抑制芽的生长。综合评价认为,干旱胁迫下随着5-ALA浓度的增加,紫花苜蓿缓解干旱胁迫的能力呈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当5-ALA浓度为25 mg/L时,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得分最高(0.27),表明5-ALA为25 mg/L时缓解干旱胁迫的效果最佳。

    • 矿业城市植被覆盖度空间提取及时空分析——以徐州市为例

      2021(3):91-98.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1.03.013

      摘要 (30) HTML (0) PDF 5.40 M (1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GEE平台上基于遥感数据,通过归一化植被指数提取矿业城市徐州市植被空间信息,利用Landsat遥感影像得到徐州1984-2018年的植被覆盖空间分布结果,并对植被变化与不透水面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984年-2018年,徐州的植被覆盖度由48.62%增加至53.42%,年均增加0.14%,植被覆盖度由低向高逐渐转化。矿区分布较多的铜山区植被面积持续增加,变化速度最快;贾汪区和九里区在2000年之前植被面积缓慢减少,2000年之后,植被面积持续增加,植被覆盖情况有所改善;泉山区、云龙区、鼓楼区整体植被变化不大;研究区整体植被覆盖面积和不透水面面积呈负相关关系。徐州市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为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 IBA对‘密花’芒茎秆扦插幼苗根系的影响

      2021(3):99-102.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1.03.014

      摘要 (43) HTML (0) PDF 1.34 M (1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密花’芒(Miscanthus sinensis cv.Mihua)为材料,研究了不同IBA浓度(0、0.1%、0.2%、0.3%、0.5%和1%)处理对其茎秆扦插幼苗根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IBA浓度的增加,其茎秆扦插幼苗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和根平均直径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且在0.3%IBA处理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 187.964 cm、632.647 cm2、12.424 cm3、15 280.167和0.696 mm。0.1%、0.2%和0.3%的IBA浓度处理对幼苗根系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当IBA浓度为1% 时对扦插幼苗根系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灌浆期喷施GA3对乌苏1号无芒雀麦农艺性状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2021(3):103-107.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1.03.015

      摘要 (23) HTML (0) PDF 1.29 M (1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乌苏1号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cv.WusuNo.1)为材料,研究灌浆期喷施GA3对无芒雀麦农艺性状和种子产量的影响。以清水(CK)和浓度分别为10、20、30和40 mg/L的外源GA3叶面喷施处理灌浆期的无芒雀麦,并测定处理后无芒雀麦的分蘖数、叶长、叶宽、株高、生殖枝、小穗数、花序长、种子数、千粒重和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低浓度GA3,显著增加了无芒雀麦种子数、小穗数、千粒重及产量,其中喷施10 mg/L外源GA3对提高种子产量最为明显,较对照增产35.94%。

    • 化学诱变剂EMS和MNU对燕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2021(3):108-118.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1.03.016

      摘要 (79) HTML (0) PDF 1.72 M (2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甲基磺酸乙酯(EMS)、N-甲基-N-亚硝基脲(MNU)2种化学诱变剂,分别对3个燕麦品种(爱沃、陇燕4号、贝勒2代)进行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的浸种诱变处理,测定其发芽率、发芽势和相对致死率、幼苗根长、芽长等指标,探究不同化学诱变剂对燕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筛选半致死处理,为燕麦化学诱变育种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诱变剂处理显著影响了燕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其中诱变剂浓度的效应远大于处理时间和品种的效应,EMS和MNU浓度所引起的发芽率的差异平方和分别占总平方和的89.51%和62.76%。随着EMS、MNU浓度的增加,燕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呈下降趋势,相对致死率显著上升。诱变剂对燕麦幼苗生长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效应,低浓度下燕麦根长和芽长显著大于对照,高浓度下则明显降低。燕麦品种对诱变剂的反应不尽相同,爱沃的耐受性最好,贝勒2代对诱变剂处理最敏感。EMS处理下,爱沃的半致死最佳处理组合是0.25%/17 h和0.75%/14 h;陇燕4号的是0.25%/17 h、0.50%/14 h和0.75%/5 h;贝勒2代的分别为0.25%/11 h、0.50%/8 h和0.75%/5 h。MNU处理,爱沃的最佳半致死处理组合为0.30%/8 h,陇麦4号为0.25%/11 h,贝勒2代为0.20%/11 h。

    • 七叶树叶片营养与立地土壤状况的相关性分析

      2021(3):119-124.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1.03.017

      摘要 (25) HTML (0) PDF 1.38 M (1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探讨行道树七叶树的叶片营养和立地土壤状况的相关性,以便七叶树能良好生长,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兰州市主城区(城关、七里河、安宁和西固)的七叶树叶片及立地土壤分季节(夏季和秋季)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七叶树叶片含水量、全N、全K和全Cu含量夏季高于秋季;叶片叶绿素和全P含量表现为夏季较高;叶片Ca、Mg、Fe含量秋季高于夏季;(2)整体土壤状况表现为pH值偏高,有机质、水解N、交换性Mg、有效Cu和有效Fe的含量较低;(3)夏季叶片相对含水量与土壤交换性Ca和交换性Mg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叶绿素含量与土壤有效Cu和有效Fe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全N、P、K均与土壤交换性Ca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土壤交换性Mg显著正相关(P<0.05);叶片中Cu含量与土壤速效N、P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秋季叶片中交换性Ca含量与土壤速效N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其余的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和土壤养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在今后的养护管理中应根据叶片和土壤的实际营养状况,结合不同生长期对养分的需求合理施肥。

    • 不同秋眠级美国紫花苜蓿材料在安徽地区的引种试验

      2021(3):125-129.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1.03.018

      摘要 (33) HTML (0) PDF 1.30 M (1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筛选适宜在安徽沿淮及周边地区种植的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品种,对来自美国的7个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品种进行连续三年的田间比较试验,测定其干草产量(DM)、粗蛋白含量(CP)、中性洗涤纤维含量(NDF)、酸性洗涤纤维含量(ADF),计算相对饲用价值(RFV),调查物候期和越冬率。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秋眠级越高的紫花苜蓿品种春季返青越早;6010、巨能6、巨能995品种越冬性最好;3年平均NDF和ADF含量最低的是叶不落,分别为37.80%和30.03%,其3年平均RFV值最高,为161.78%,极显著高于其他紫花苜蓿品种。综合CP含量和干草产量,最优紫花苜蓿品种为叶不落,其次是品种WL343和WL656,以上3个品种适宜在安徽沿淮及周边地区种植推广。

    • 兰州市南北两山草本植物多样性研究

      2021(3):130-136.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1.03.019

      摘要 (23) HTML (0) PDF 1.48 M (1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兰州市南北两山面山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兰州市南北两山面山草本植物优势种组成、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调查区域有野生草本植物23科50属64种,优势科主要集中在禾本科、菊科、豆科、藜科、蒺藜科等;优势种为冰草和铺散亚菊,其中冰草在4个区均有生长,生长范围广,适应性强;铺散亚菊在3个区出现,适应性弱于冰草;七里河区野生草本植物的Margalef丰富度、Simpson多样性以及生态优势度均最高,安宁区野生草本植物的均匀度最高。建议在南北两山面山绿化时应不断优化植物群落空间结构,增加植物多样性和群落的稳定性。

    • 南亚热带景观湖泊水、湿生植物筛选研究(Ⅰ)——水、湿生植物丰富度与多样性

      2021(3):137-142.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1.03.020

      摘要 (27) HTML (0) PDF 1.42 M (2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给开发利用景观湖泊水岸湿地水、湿生植物提供技术支撑,2019年夏秋季在广东省境内选择5个景观湖泊水岸湿地作为调查样地,实地调查水、湿生植物种类及其数量,并测定物种多样性。共查得22科38属47种水湿生植物,包含26种挺水、12种浮叶和9种沉水植物,其中水鳖科和禾本科为优势科,睡莲科、天南星科、雨久花科和莎草科是常见科,单属科和单种属植物比例较高。结果表明:广东省湖泊水岸湿地的水、湿生植物种类组成较丰富,种的丰富度指数、生态优势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沿样地Ⅰ至Ⅴ顺序递减,均匀度指数则呈递增趋势;变化趋势与景观湖泊水岸湿地开发利用、生态修复、原生植被保存等状况密切相关。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