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封面

      2023(3).

      摘要 (38) HTML (0) PDF 120.01 M (1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目次

      2023(3).

      摘要 (43) HTML (0) PDF 413.58 K (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研究报告
    • 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紫花苜蓿根芽、干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2023(3):1-13.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3.03.001

      摘要 (80) HTML (0) PDF 1.83 M (1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索半干旱区垄沟集雨种植紫花苜蓿根芽数量规律和紫花苜蓿高产栽培技术。 【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平作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生物炭覆盖量[0×104( 土垄)、3×104( 单倍生物炭垄)和 6×104 kg/hm2( 双倍生物炭垄)]和不同垄宽(30、45 和 60 cm)对紫花苜蓿农田土壤水分、温度、紫花苜蓿根芽、分枝数、干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处理为平作(FP)、垄宽 30、45、60 cm 的土垄(MCS30、MCS45、MCS60)、垄宽 30/45/60 cm 的单倍生物炭垄(SMSBA30、SMSBA45、SMSBA60)、垄宽 30、45、60 cm 双倍生物炭垄(DMSBA30、DMSBA45、DMSBA60)。【结果】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提高垄上表层土壤温度和沟中土壤贮水量,增加紫花苜蓿根芽数(茎枝芽+根颈芽)、分枝数、干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着垄宽的增加,土壤贮水量、紫花苜蓿根芽数和分枝数随之增加,紫花苜蓿实际干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随之降低 。 紫花苜蓿茎枝芽数量是根颈芽数量的 2. 2~2. 9 倍 。 与平作相比 , MCS30、MCS45、MCS60、SMSBA30、SMSBA45、SMSBA60、DMSBA30、DMSBA45和 DMSBA60的土壤贮水量分别增加 20. 7、30. 8、41. 7、8. 7、23. 0、35. 7、6. 2、12. 0 和 11. 0 mm,根芽数分别增加了-0. 4、0. 4、 2. 0、1. 2、0. 7、4. 1、0. 4、3. 0 和 4. 6 个/株,分枝数分别增加 8、28、50、48、84、109、45、91 和 71 个/m2 ,总干草产量分别增加 3. 34%、-0. 52%、-0. 70%、26. 81%、17. 11%、3. 00%、18. 28%、5. 79% 和 -11. 03%,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加 -1. 76、-0. 04、2. 67、5. 77、4. 26、2. 99、4. 66、1. 62、 0. 10 kg/(hm2 ·mm)。【结论】垄宽 30 cm 的单倍生物炭垄具有较高紫花苜蓿根芽数量、紫花苜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是半干旱区种植紫花苜蓿的适宜栽培模式。

    • 黑果枸杞PYL转录因子家族鉴定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2023(3):14-20.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3.03.002

      摘要 (47) HTML (0) PDF 2.81 M (1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基于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果实发育过程中转录组测序结果,对黑果枸杞 PYL 转录因子家族成员进行鉴定。【方法】将黑果枸杞果实发育过程中鉴定出的 PYL 转录因子进行理化性质、多序列对比、保守基序、果实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谱分析。【结果】与黑果枸杞果实发育相关的 9 个 PYL 转录因子氨基酸数目介于 166~255,分子量 18 229. 42~24 689. 97 D,理论等电点 5. 33~7. 14, 不稳定系数为 35. 08~44. 05,家族成员中含有 1 个稳定碱性蛋白、4 个稳定酸性蛋白、4 个不稳定酸性蛋白。【结论】通过分析基因表达谱发现,LrPYL7LrPYL8 成员在黑果枸杞果实发育全时期中(绿熟期、变色期、完熟期)均呈现高表达,可能对该过程具有重要调控作用,这将为黑果枸杞及 PYL 转录因子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 放牧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2023(3):21-27.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3.03.003

      摘要 (1464) HTML (0) PDF 1.38 M (3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仍然面临退化草地面积大、固碳能力降低等生态风险。揭示放牧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及调控因素,对于提升高寒草地生态屏障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方法】采用 Meta 分析,明晰不同放牧强度对青藏高原土壤有机碳含量、理化性质影响的平均效应值,结合混合效应模型,揭示放牧对土壤有机碳影响效应的主要调控因素。【结果】放牧干扰极显著降低高寒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降幅约 13. 93%,平均效应值-0. 15±0. 04 (P<0. 001)。轻度、中度和重度放牧草地土壤有机碳降幅分别为 12. 19%、13. 06% 和 15. 63%,轻度放牧处理未达到显著性检验水平。放牧干扰显著降低高寒草地土壤速效钾、全磷、全氮和全钾含量,降幅分别为 14. 55%、10. 74%、9. 14%(P<0. 01)和 3. 17%(P<0. 05)。放牧显著增加速效氮含量和土壤容重,增幅分别为 11. 90% 和 12. 66%。放牧草地土壤有机碳效应值,主要受土壤速效钾、全氮含量、土壤容重和海拔影响,均达到显著性检验水平,效应值变异的解释强度为 69. 73%。【结论】轻度放牧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有利于降低放牧引起的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碳排放量。

    • 基于CENTURY模型的甘南高寒草甸土壤氮动态模拟研究

      2023(3):28-38.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3.03.004

      摘要 (23) HTML (0) PDF 4.59 M (1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为明确甘南高寒草甸土壤氮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方法】基于 CENTURY 模型模拟 1971-2020 年甘南高寒草甸土壤有机氮及矿质氮含量,并以此为依据实现研究区土壤氮素时空分布的可视化。运用经典统计学及地统计学分析方法,揭示甘南高寒草甸土壤氮素时空变异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相关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各环境因子对甘南高寒草甸土壤氮素的影响,从而确定甘南高寒草甸土壤氮素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1971-2020 年研究区土壤有机氮均具有中等空间变异性。土壤有机氮最高值为 2000 年的 714. 054 g/m2 ,土壤矿质氮最高值出现在 1993 年的 13. 257 g/m2 。在空间分布上,甘南高寒草甸土壤总有机氮及总矿质氮呈现出由西向东逐渐递减趋势,且土壤总矿质氮含量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显著减少。【结论】土壤氮素与环境因子相关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降水量、海拔、土壤有机质含量及粉粒含量对土壤有机氮及矿质氮含量为正效应。 砂粒含量及温度对土壤有机氮及矿质氮含量的作用为负效应。

    • 天峻县草地地上生物量遥感监测模型

      2023(3):39-45.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3.03.005

      摘要 (34) HTML (0) PDF 1.77 M (1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快速、准确和大范围地对天峻县草地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GB )进行监测。【方法】利用天峻县 Landsat 8 OLI 遥感图像数据和同期 43 处样点实测生物量数据,分别建立了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oil-Adjusted Vegetation Index,SAVI)、修改型土壤调节植被指数(Modified Soil - Adjusted Vegetation - Index, MSAVI)、比值植被指数(Ratio Vegetation Index,RVI)与草地地上生物量的遥感统计模型,分析遥感植被指数与草地地上生物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天峻县遥感植被指数与草地地上生物量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但不同的统计模型的拟合效果不同;由 4 个自变量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比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有更好的拟合效果;遥感植被指数与草地地上生物量建立的三次项回归模型在拟合精度上较一元线性和多元线性高,为 y=116. 12x3 –898. 48x2 +1 672. 1x–1 003. 4。【结论】 RVI 与草地地上生物量三次项模型适用于监测天峻县地区的草地地上生物量。

    • 阔叶类草抑制剂和氮素添加对高寒草地垂穗披碱草营养品质的影响

      2023(3):46-53.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3.03.006

      摘要 (1275) HTML (0) PDF 856.96 K (2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解决甘南州桑科草原高寒草地阔叶类杂类草大量繁殖而产生的草地质量下降等问题。【方法】采用不同浓度阔叶类草抑制剂(0、0. 9、1. 5、2. 1 kg/hm2 )和不同氮素添加水平(0、75、150、 225 kg/hm2 )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其对甘南高寒草地优势禾草垂穗披碱草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喷洒抑制剂后垂穗披碱草营养品质显著高于对照(P<0. 05),且在较高喷施浓度(2. l kg/hm2 )时,垂穗披碱草粗蛋白(CP)、钙(Ca)、磷(P)和粗脂肪(EE)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了 2. 18%、9. 23%、9. 52% 和 8. 66%,而中性洗涤纤维(NDF)和粗灰分(Ash)含量分别较对照降低了 3. 31%、14. 21%,酸性洗涤纤维(ADF)在 1. 5 kg/hm2 浓度时较对照显著降低 35. 83%;施氮处理下垂穗披碱草品质显著高于对照(P <0. 05),且在较高施氮水平(225 kg/hm2 )时 ,其 CP、Ca、P 和 EE 含量较高 ,分别较对照提高了 27. 94%、35. 09%、14. 29% 和 11. 79%,而 NDF 和 ADF 含量显著降低 ,分别较对照降低了 6. 45%、 12. 55%,对 Ash 含量影响不显著;抑制剂和氮素添加存在显著交互关系,在 2. 1 kg/hm2 浓度抑制剂和 225 kg/hm2 施氮水平下,垂穗披碱草 CP、Ca、P 和 EE 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组合,NDF 和 Ash 含量低于其他处理组合。【结论】研究结果对高寒草地提质增效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Pb2+ 和Zn2+胁迫下3种草坪草光合特征及吸附重金属能力差异性

      2023(3):54-61,68.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3.03.007

      摘要 (49) HTML (0) PDF 1.97 M (1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索 Pb2+、Zn2+污染地区最适宜的修复草坪草品种。【方法】采用盆栽的方法,以黑麦草(Lolium perenne)、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和草地早熟禾( Poa pratensis)为研究对象,以河沙为栽培基质,测定各处理的光合指标和重金属含量。设置不加重金属(CK)、Pb2+ 胁迫(500、1 000、1 500、2 000 mg/L)、Zn2+胁迫(500、800、1 100、1 400 mg/L)处理。测定不同重金属浓度胁迫下的草坪草的光合特征及其对重金属吸收能力。【结果】研究表明:随着 Pb2+ 、Zn2+浓度的增加,3 种草坪草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 CO2浓度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但是出现峰值的浓度梯度各异;当 Pb2+ 胁迫浓度为 500 mg/L 时,对高羊茅和黑麦草叶片光合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当 Pb2+ 胁迫为 1 000 mg/L 时,对草地早熟禾叶片光合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当 Zn2+胁迫为 800 mg/L 时对黑麦草和高羊茅叶片净光合速率具有促进作用;当 Zn2+ 胁迫为 500 mg/L 时,对草地早熟禾叶片净光合速率具有促进作用。【结论】综合分析 3 种草坪草的光合特征和对植物体内重金属富集能力表明,高羊茅和黑麦草适用于低于 1 000 mg/L 的 Pb2+、Zn2+污染土壤的修复。

    • 高原鼠兔对高寒草甸冬季牧场中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2023(3):62-68.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3.03.008

      摘要 (33) HTML (0) PDF 1.76 M (1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从小尺度的斑块状栖息地角度出发分析高原鼠兔干扰及不同干扰强度对植被覆盖区土壤有机碳(SOC)、全氮(STN)和全磷(STP)含量的影响,有助于全面理解小型食草动物对草地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方法】以高原鼠兔为研究对象,测定高原鼠兔栖息地及栖息地不同植被覆盖区土壤的 SOC、STN、STP 含量及土壤 C∶N∶P 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结果】与未干扰植被覆盖区相比,高原鼠兔栖息地植被覆盖区的 STN 含量和 N∶P 显著下降(P<0. 05),C∶N 显著增加(P<0. 05),但 SOC 和 STP 含量及 C∶P 没有发生显著变化;STN 和 SOC 含量、C∶P 和 N∶P 在高原鼠兔干扰最大的核心区最低,干扰强度最小的边缘区最高;C∶N 在干扰强度适中的次核心区最高,边缘区最低;而 STP 含量在不同干扰强度的植被覆盖区没有显著差异。【结论】高原鼠兔干扰及干扰强度会对其领地内植被覆盖区的土壤化学计量特征产生影响。高原鼠兔斑块状栖息地中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可能是影响植物丰富度的因素之一。

    • 正反交亲本配置方式对燕麦F1代杂种优势和表型的影响

      2023(3):69-76.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3.03.009

      摘要 (25) HTML (0) PDF 1.70 M (1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明确燕麦正交和反交对杂交后代杂种优势的影响及其表型差异。【方法】以陇燕 4 号和陇燕 5 号为亲本配制正反交组合,对获得的杂种后代与其亲本进行对比,分析其杂种优势,比较其表型差异。【结果】在测定的 12 项指标中,具有正向超亲优势的并不多,正交组合中,分蘖数、株高、旗叶长 、旗叶宽和倒二叶长表现出正向超亲优势,其余指标均表现出负向优势,旗叶长的超亲值最高 (23. 0%),穗下节长的超亲值最低(-10. 3%);反交组合中,除倒二叶长、主穗粒数和千粒重的超亲优势表现为正向外,其它性状均表现出负向优势,其中旗叶长的超亲值最高(17. 4%),分蘖数的超亲值最低(-25. 0%)。正交组合中分蘖数、株高、旗叶长、旗叶宽和倒二叶长的杂种优势大于 100%,其中旗叶长的杂种优势指数最大,为 123. 5%;其次为分蘖数和倒二叶长,分别为 120. 0% 和 112. 5%,其余性状的杂种优势指数均小于 100%;反交组合中,株高、旗叶长、倒二叶长和主穗粒数、千粒重的杂种优势指数均大于 100%,其中旗叶长和主穗粒数的值最大,分别为 117. 4% 和 116. 7%,千粒重和株高的杂种优势不明显。总体而言正交的杂种优势大于反交;旗叶长在 F2代发生了分离,正交中仅有 5% 的植株超亲优势值为负值,而反交中则为 15. 0%。F2代分蘖数的变化呈偏正态分布,正交中超亲优势大于 0 的个体只占 43. 3%,反交的超亲优势大于 0 的只占 10. 0%。【结论】分蘖数、株高、旗叶长、倒二叶长、主穗长和主穗粒数 6 个性状受母本细胞质遗传的影响较大。

    • 入侵植物少花蒺藜草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旱性评价

      2023(3):77-83,91.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3.03.010

      摘要 (65) HTML (0) PDF 1.90 M (2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入侵植物少花蒺藜草(Cenchrus pauciflorus)及本地伴生种狗尾草(Setaria viri- dis)对干旱胁迫生理响应的差异。【方法】以 2 种植物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环境,设置 4 个处理水平,对照、轻度、中度、重度胁迫,相对应的 PEG 浓度分别为 0%、 5%、10%、15%,测定 2 种植物的相对含水量(RWC)、叶绿素(Chl)含量以及保护酶活性、可溶性蛋白 (SP)含量等生理指标,利用隶属函数分析法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1)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强,2 种植物的游离氨基酸(FAA)、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RWC 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SS)含量则持续增加,少花蒺藜草的 Chl 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狗尾草的 Chl 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2)少花蒺藜草的 POD 活性在中度干旱胁迫时活性最高 ,为 224. 867 μg/g,狗尾草在中度干旱胁迫时 CAT 活性最高 ,为 72. 667 μg/g;3)抗旱性综合评价表明,2 种植物幼苗的抗旱水平基本相同。【结论】2 种植物在干旱胁迫时表现出不同的生理特征变化以适应干旱生境,生理响应虽存在差异,但均具有较强的耐旱性。

    • 4种宿主植物对根内球囊霉和摩西球囊霉的扩繁效果及菌根接种效应

      2023(3):84-91.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3.03.011

      摘要 (58) HTML (0) PDF 2.53 M (2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拓宽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扩繁的宿主植物范围,推进 AM 真菌在退化草地生态修复中的应用进程。【方法】以阿坝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cv. Aba)、川草 2 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cv. Chuancao No 2)、北林 201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cv. Beilin201)和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为宿主植物,对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GI)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 eae,GM)进行了扩繁,并测定了 4 种宿主的菌根接种效应。【结果】4 种宿主植物均能与 GI 和 GM 识别共生形成菌根,菌根侵染率均为:白三叶草>北林 201 紫花苜蓿>阿坝垂穗披碱草>川草 2 号老芒麦; 栽培两个月后,用白三叶扩繁的 GI 组和 GM 组的孢子密度均最高。接种 GI 和 GM 后,4 种宿主植物的株高、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均不同程度增加。【结论】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和豆科牧草均可作为扩繁根内球囊霉和摩西球囊霉的宿主植物,以白三叶草为宿主时扩繁效果最佳。

    • 干旱胁迫对红豆草幼苗生长及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2023(3):92-99.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3.03.012

      摘要 (1226) HTML (0) PDF 1.61 M (2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为旱地红豆草丰产、高效、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以红豆草 (Onobrychis viciaefolia)新品系 P1、P2、P3 和甘肃红豆草(O. viciaefolia cv. Gansu)、蒙农红豆草(O. vi- ciaefolia cv. Mengnong)为试验材料,采用营养液沙培法,以-0. 8 MPa PEG-6000 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不同干旱胁迫时间(0、3、6、9 d)对红豆草幼苗生长及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随干旱胁迫时间延长,红豆草株高和根平均直径呈增大趋势;叶面积显著减小(P<0. 05);地上干重、根尖数、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均显著增加(P<0. 05);地下干重、根冠比、根系活力先增大后减小(P<0. 05),并在胁迫 3 d 时达到最大。在整个胁迫期间,新品系 P1 的根尖数、根直径、地上干重、地下干重均值高于其他材料。Chao1、ACE、Simpson 和 Shannon-wiener 指数先降低后增加(P<0. 05),在 0 d 时最大,前二者在 6 d 时最小,而后二者在 3 d 时最小。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以变形菌门、厚壁菌门、疣微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为主,干旱胁迫时间显著增加了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P<0. 05),显著降低了厚壁菌门、 放线菌门和疣微菌门的相对丰度(P<0. 05),但蓝藻菌门和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先降低后增加(P< 0. 05)。【结论】干旱胁迫对红豆草幼苗生长及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有显著影响。

    • 基于SPOT NDVI的2010-2018年青海省草地资源动态监测研究

      2023(3):100-107.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3.03.013

      摘要 (24) HTML (0) PDF 7.04 M (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动态监测草地资源对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及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可实现对青海省草地资源的动态监测,为草原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选择植被覆盖度和地上生物量作为研究指标,利用 2010-2018 年青海省 8 月 NDVI、年降水量、年均气温和 2015-2017 年实测地上生物量数据, 反演植被覆盖度(FVC)时空变化趋势,分析植被覆盖度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获得地上生物量反演模型并分析其时空变化趋势。【结果】1)近 9 a 青海省平均 FVC 呈极显著下降趋势(P<0. 05),平均地上生物量呈增长趋势;2)近 9 a 青海省 16. 90% 区域的 FVC 呈极显著降低(P<0. 01),15. 42% 区域显著降低(P<0. 05);极显著好转(P<0. 01)面积占 0. 94%,显著好转(P<0. 05)面积占 1. 43%;3)年降水量和年均气温在近 9 a均呈起伏上升趋势,年际间呈负协同现象;4) FVC 与年降水量、年均气温呈弱显著相关区域占 20% 左右(P<0. 1);5)指数模型 y=496. 21e2. 4497x 为青海省地上生物量反演的最优模型 (R2 =0. 42,P<0. 01)。6)地上生物量减少趋势最大为 276. 71 kg/hm2 ,增加趋势最大为 544. 68 kg/hm2 , 占比为 69. 18%、30. 82%。【结论】青海省草地资源在逐步恢复,且其变化与人类活动有重要关系。

    • 祁连山区轮作对燕麦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2023(3):108-117.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3.03.014

      摘要 (32) HTML (0) PDF 624.00 K (1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燕麦与油菜、箭筈豌豆、青稞、大麦等作物轮作,研究该种植模式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方法】在山丹马场连续 3 年种植燕麦的地块上,设 6 个处理,分别种植箭筈豌豆、燕麦+箭筈豌豆、油菜、青稞、大麦、燕麦,研究不同处理下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变化情况。 【结果】土壤酶活性随土层加深而逐渐下降,轮作较连作显著提高了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燕麦与豆科轮作的土壤酶活性明显高于它与禾本科轮作,其中以燕麦-箭筈豌豆轮作效果最显著,开花期 0~20 cm 土层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较连作分别增加了 55. 92%、 20. 36% 和 51. 47%。轮作也显著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数量,其中燕麦→箭筈豌豆处理下增幅最大,0~ 10、10~20 和 20~30cm 土层土壤细菌数量较连作分别增加了 23. 34%、16. 51% 和 38. 92%(P<0. 05); 真菌数量分别增加了 110%、135. 29% 和 150%;放线菌数量分别增加 112. 65%、107. 41% 和 175. 38%。【结论】燕麦与豆科轮作对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的提高幅度显著大于它与禾本科轮作。 在祁连山区燕麦生产中,燕麦与箭筈豌豆轮作有望修复连作障碍,改善土壤环境。

    • 低温条件下γ-氨基丁酸对扁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2023(3):118-125.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3.03.015

      摘要 (29) HTML (0) PDF 1.44 M (1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提高低温下种子萌发期和早期幼苗生长期扁蓿豆耐寒性。【方法】模拟高寒草甸 5 月地温,研究不同 GABA 浓度下扁蓿豆种子萌发情况以及最佳浓度下 GABA 对其种子淀粉酶活性、根系活力和种子表型特性的影响 。【结果】低浓度(0. 1~1. 0 mmol/L)的 GABA 可促进种子萌发 。 0. 5 mmol/L 的浸种处理为最佳效应浓度,此浓度下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正常种苗数、胚根胚芽长和苗干重显著提高 48. 03%、28. 36%、44. 54%、7. 41%、27. 33%、21. 23% 和 10. 17%,同时显著缩短平均发芽时间 4. 72%。通过 0. 5 mmol/L 的 GABA 浸种浓度对常温和低温处理下 α-淀粉酶活性、根系活力和种子表型特征的探究,得出常温(25 ℃)下,GABA 对 α-淀粉酶活性和根系活力有提高作用, 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对种子表型几乎无影响,但此浓度可显著增强低温下萌发前期(萌发 4 d)种子中的 α-淀粉酶活性,提高种子根系活力,缓解低温下幼苗发育不良和生长较慢的情况,促进幼苗生长发育。 【结论】0. 5 mmol/L 的 GABA 浸种处理是提高低温下扁蓿豆耐寒性的最佳浓度。

    • 闽牧6号杂交狼尾草产量特征及其资源化利用研究

      2023(3):126-131.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3.03.016

      摘要 (32) HTML (0) PDF 531.59 K (2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闽牧 6 号杂交狼尾草的种植潜力和社会经济效益。【方法】分别在 2015-2017、 2018-2020 年栽培闽牧 6 号杂交狼尾草和对照热研 4 号王草,比较他们在不同试验区的产量和营养成分含量,并分析闽牧 6 号杂交狼尾草饲喂肉猪的效果。【结果】在福建省 5 个试验点多年测产中,只有福清海口和福州平潭的闽牧 6 号杂交狼尾草年均鲜草产量(145 600 和 92 850 kg/hm2 )均显著高于对照 (129 600 和 85 750 kg/hm2 );而在全国 5 省 3 年区试比较中,闽牧 6 号杂交狼尾草在福建建阳、广西南宁、广东广州、海南儋州和云南元谋 5 个试验区的年均干草产量均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其干草产量、营养品质、性状稳定性等综合评价较好;利用闽牧 6 号杂交狼尾草饲喂肉猪,0. 5 kg/(头·d)草浆饲喂肉猪效果最佳,可以提高肉猪的氨基酸总量,降低料肉比,每头可以增加经济效益 30~70 元。【结论】 闽牧 6 号杂交狼尾草的生产性能及稳定性较好,适宜区域广泛,草浆饲喂肉猪经济效益明显。

    • 干旱胁迫对不同根型苜蓿根系生理特性及解剖结构的影响

      2023(3):132-137.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3.03.017

      摘要 (70) HTML (0) PDF 1.14 M (4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揭示不同根型苜蓿幼苗根系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和调控机制。【方法】采用沙培盆栽法,以根茎型清水紫花苜蓿、直根型陇东紫花苜蓿、根蘖型公农 4 号杂花苜蓿为试验材料,设置对照 (CK)、中度(M)和重度(S)3 种干旱处理,研究干旱胁迫对不同根型苜蓿根系生理特性和解剖结构的影响。【结果】随干旱胁迫加剧,各根型苜蓿根系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和 MDA 含量及 SOD、 POD、CAT 活性绝大部分显著升高,其中清水紫花苜蓿根系 MDA 含量增幅相对较小,这与增加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抗氧化保护酶系统(POD、SOD、CAT)有关,且各根型苜蓿幼苗期对脯氨酸、可溶性糖、POD 和 SOD 的响应更敏感;各根型苜蓿根系木质部面积、韧皮部面积、木质部导管数量、导管面积、导管直径均随干旱胁迫程度加剧显著增加,而皮层厚度大多显著减小。 【结论】各根型苜蓿幼苗期根系通过对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保护酶和根系内部解剖结构的调节来维持自身的正常生理代谢功能,抵抗一定的水分亏缺。

    • 牧民对休牧、禁牧政策的响应分析——以玛曲县为例

      2023(3):138-145.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3.03.018

      摘要 (23) HTML (0) PDF 1.49 M (2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牧民对休牧、禁牧政策的响应有助于充分认识当前牧民生计诉求与实现困境, 以期为引导牧户亲环境行为和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方法】以玛曲县草原牧区为研究区域,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从主观认知、生产行为、生计方式等 3 个方面分析了牧民对休牧、禁牧政策的响应。 【结果】牧民在脆弱草原生态问题认识上达成共识,自觉响应休牧禁牧政策。生产方式从传统的放牧养殖向产业组织模式创新的现代舍饲养殖转型。牧民就业途径不断拓宽,极大地加速了牧民“农转非” 进程,其社会角色随之由单一的“牧羊人”向市场价值的发现者、创造者以及分配者多元化转变。牧民收入形成了以畜牧业经营收入为基础、工资性收入为重点,转移性收入为补充的多元格局,同时传统生产经营支出趋于下降,而以社会交往为代表的支出不断增加。另外,牧民政策响应过程中具有明显的 “跟随性”和违规或不合理放牧行为,随着政策的不断推进,不合理放牧行为逐步收敛。【结论】 培育牧民基于内应力的生态理性,完善草原保护制度的运行监督机制对牧区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未来,应将增强牧民生计资本、提升牧民生计能力与完善禁牧、休牧种草奖励机制、加大退牧补贴力度更好的结合起来,在提升牧民收入的同时提高草原保护能效、恢复草场生态环境。

    • 不同预处理方式对苦豆子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2023(3):146-155.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3.03.019

      摘要 (56) HTML (0) PDF 1.84 M (2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是一种具有耐干旱、耐盐碱、抗风沙特性的豆科植物, 是水土保持的优质植物资源,为提高苦豆子萌发效果,本文分析了两种打破种子休眠方式的交互处理方法对苦豆子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为苦豆子植物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硫酸浸种和热水浸种两种常见的打破苦豆子种子休眠的方式,设计交互试验,统计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 活力指数、鲜重、干重、含水率及幼苗生长相关指标。【结果】在 20 个处理组合中,65%×80 ℃ 处理和 85%×20 ℃两种预处理方式在各指标方面均有较好表现。其中 65%×80 ℃ 处理组在发芽率、发芽势、 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方面均为 20 种处理中最高,85%×20 ℃处理组萌发效果次之。在萌发速率与幼苗生长中,65%×80 ℃、85%×20 ℃两组处理下种子萌发时滞较短、萌发速率较快,幼苗生长情况优于其他组别,并与 0×20 ℃组差异显著。按浸种硫酸浓度分组,发芽效果由优到差为:85%>75%>65% >95%>0,80 ℃ 热水浸种 20 min 的处理效果优于其他温度浸种。【结论】65%×80 ℃、85%×20 ℃两种预处理方式对加速苦豆子种子萌发、促进幼苗生长具有较优效果。本研究可为苦豆子种子萌发、幼苗建植的相关研究及生产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 >综述与专论
    • 青藏高原草地植物花期物候的变化及其对水热的响应研究进展

      2023(3):156-167. DOI: 10.13817/j.cnki.cyycp.2023.03.020

      摘要 (71) HTML (0) PDF 649.29 K (1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青藏高原的草地植物开花是植物繁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通过作用于传粉、种子扩散以及种子萌发和幼苗定居而影响植物个体的适合度,所以植物的花期物候是生态系统重要的指示器, 而温度和水分则是影响花期物候的重要因素,明晰水热变化对青藏高原草地植物花期物候的影响机理,有助于理解生物在复杂的气候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和扩散机制,对于探求植被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概述了青藏高原草地植物花期物候的近期研究趋势、研究内容和研究进展,内容主要包括:(1)花期物候观测;(2)花期物候变化;(3)花期物候对水热变化的响应;(4)花期物候变化的相关机制解释。此外,本文也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探讨了不同研究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未来青藏高原草地植物花期物候研究的发展方向。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